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39|回复: 0

U盘存情书 迷倒众女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8 1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45岁的黄老师(化名),是杭州某学院的教授,有过一次破裂的婚姻。</p>
<p>她人近中年,在网上认识了一个成功男人,这个男人有很多头衔:中科院工作人员、德国柏林医学院的医学博士等。</p>
<p>一个有这么多光环的优秀男人,向自己频频示爱,情诗不断:“亲爱的,你是那梦中的丁香花……”</p>
<p>黄老师被他的文采吸引、被他的头衔迷惑,很快芳心被俘,和这个男人领了结婚证,但不久后,男人卷走她的钱,离开了她。</p>
<p>黄老师大梦初醒,发现自己被彻头彻尾地骗了,“结婚证”是假的,男人所有的头衔是假的,连名字也是假的……</p>
<p>“远程结婚”</p>
<p>2008年10月,黄老师在网上认识了一个自称“李枫”的男子,对方称在中科院工作,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获得德国柏林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曾做过上海同济医院心胸内科主任医师,担任过中科院医学部疾病预防与康复委员会研究员……北京、上海、长沙全国各地跑。</p>
<p>黄老师觉得他条件不错,有了好感。这边“李枫”的爱意也如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拾。又是情书,又是情诗,“吾与汝思念日甚,衣带渐宽,曾多次在梦境里与你相会也!问苍天,情为何物……”</p>
<p>其中,“亲爱的,你是那梦中的丁香花”最让黄老师怦然心动。就这样,在“李枫”2个月的进,黄老师很快答应对方的结婚。登记结婚时,两人却没有一块政局,因为“李枫”说他是中科院的,只要把身份证和照片寄给他就可以在北京办结婚证。黄老师没有半点怀疑,马上把寄给“李枫”。没多久,“李枫”就把“结婚证”带到了杭州。这样,在黄老师看来,两人已“合法夫妻”了,她不知骗局才开始。婚后,“李枫”在杭州呆了几就去了长沙,不久打电话给黄:“长沙离杭州太远,要想长相,还是要到杭州来工作。”然开口向黄老师借10万元。黄老师想想也对,既然是夫还是调到杭州来工作为好,于钱汇给了“李枫”。2008年12月27日,“李枫”又打话说,他工作的医院要改制,入股,要再借7万元。为了让黄老师相信,“李枫”再调,3个月以后肯定归还17万可一直到2009年5月还没有还。</p>
<p>一切都是假的</p>
<p>黄老师开始有些怀疑:婚后,“李枫”在杭州也没住几天,一直在外地跑,给他打电话经常不接,短信也不回。</p>
<p>为了进一步确认,黄老师打电话给北京市民政局。得到明确的答案:办理结婚证必须要双方当事人都到场才能办理。思前想后,2009年5月28日,黄老师报了案。</p>
<p>后来,警方搜查了“李枫”在杭州的住处,竟发现了印有长沙市公安局长沙市涉外人员管理科出具的证明李枫博士是香港籍人士,方便通行的证明复印件,还有他与2名不同女性拍摄的两寸照片、两名女性的身份证复印件、简历、签名的结婚自愿声明等。</p>
<p>警方通过照片上的几名女性了解到,她们同样是通过网上认识自称是中科院的“李枫”,见过几次面后“李枫”就提出来要和对方结婚,让对方把证件以及结婚的个人资料交给他。</p>
<p>实际上,“李枫”这个名字也是假的,他姓邓,46岁,西安某大学肄业,浙江衢州人,曾结过婚,还有女儿,曾因诈骗罪被劳动教养过,平时去保健品推销会上做做推销。</p>
<p>在女性面前,“李枫”还不时展现一下他的“医学强项”,嘘寒问暖、对症下药一番,哄得人团团转。</p>
<p>黄老师这才如梦初醒,“结婚证”是假的,“香港籍人士”是假的,“中科院”是假的,“德国医学博士”更是假的……</p>
<p>U盘情书迷倒众女</p>
<p>今年1月11日,杭州市西湖区法院开审“李枫”诈骗案。头发花白,挺着啤酒肚,眯着小眼睛的“李枫”邓某,被带上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法庭。</p>
<p>公诉人说,为邓某神魂颠倒的女性不下20个,有教师、白领、女老板。</p>
<p>警方在他杭州的暂住处搜到了1个U盘,“李枫”纠正道:“不是1个,是4个。”这些U盘里存着“李枫”各种版本的“情感自白书”。</p>
<p>“昨天,我坚信上帝在创造我的同时,也创造了个‘她’,之所以一个人走到今天,是因为我和‘她’没有悄然地相遇!”</p>
<p>一段抒情后,“李枫”开始写实:“……猛然看了你的照片后,我有种冥冥之中似曾相识的感觉……我45岁了,所以在感情上我经历不起折腾,也不想折腾,我需要的是安定和稳定,我希望有那么一个女人,能够和我一起开心快乐地度过我的后半生,对我这个年龄来说,找伴侣的意味可能要重了许多!”</p>
<p>法庭上,“李枫”对此一脸无辜,他说,这些只是写给自己看看的,并不是骗女人用的花言巧语。但他并不否认与女性网聊时,自称是中科院的,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德国“海龟”,获柏林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曾做过上海同济医院心胸内科主任医师,担任过中科院医学部疾病预防与康复委员会研究员,现在长沙某医院工作。</p>
<p>当然,这一切都是假的。“这是我的虚荣心作祟,又没有(规定)说网上说的一定要是真的。”</p>
<p>当天庭审上,“李枫”又展示了他能言善辩的一面。他写了一封长达33页的辩解书,在庭上像在保健品推销会上演讲般滔滔不绝地宣读。读到一大半,法官都受不了了,喊了“停”。“李枫”对检方指控的诈骗一说不满,他认为这属于民间借贷,并非诈骗。</p>
<p>他说自己都跟她们打过借条,虽然后来没有还,但有的借条上写明可以“以身低债”。法院未作当庭宣判。据《青年时报》《钱江晚报》报道</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4 11: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