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970年,我被招工到湖北光化县一家水泥厂。光化县在什么地方,那时并不清楚,招工干部说,从武汉乘火车去也就400公里。</p>
<p>我们是晚上八点从武昌火车站出发的,虽然是慢车,又是硬座,但我们还是很兴奋。</p>
<p>谁知好容易熬到天亮,连襄樊都没到,直到上午十点才熬到头。400公里路程,火车走了14个小时。</p>
<p>进入八十年代,父母都在武汉居住,我每年都要赶回去和父母团聚几天,此时从光化到武汉的列车依然要行13个小时。</p>
<p>1982年的一个夏天,我和妻子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回武汉,火车早上七点出发,一路走走停停,由于列车逢站必停,停车时闷热,开窗热风就灌进来,儿子经不住折腾发起烧来。我心如火燎,可火车慢悠悠地走一站停一站。好容易熬到汉西站,我抱着儿子跑了好几里路赶到一家医院,给儿子打了退烧针后,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p>
<p>到了九十年代,虽然火车已提速,但武汉到丹江的火车却停开了,要想乘火车回武汉,必须先乘汽车到襄樊,再转乘火车。而老河口(光化县已升格为老河口市)到襄樊虽只有七十公里,但汽车要折腾两个小时,再乘六小时火车到武汉,差不多一天时间没了。</p>
<p>去年9月,当得知从武汉到襄樊10月1日将开行动车组后,我十分兴奋,特地预定了一张票。</p>
<p>10月1日,我踏上开往襄樊的动车后,心情十分激动,上车对号入座,车厢里整洁、干净,让人感觉像是在乘坐飞机。</p>
<p>动车缓缓启动了,平稳得似乎原地未动,窗外景色逐渐飞快地向后移动,就在我感到新奇兴奋之时,列车已到达襄樊站,全程只花了1小时58分。</p>
<p>下车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回头看了看流线型动车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慨叹不同时代的乘车经历正折射出社会的巨变。</p>
<p> □老河口 汤礼春</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