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本报讯(通讯员牛合群)1月24日,枣阳市鹿头镇一公路改造工程送审预算约60万元,该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现场踏勘发现,因设计变更而减少的工程量没有在预算中相应扣除。评审结论出来后,真正评审结果只有40万元左右。</p>
<p> 该评审中心通过对财政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监督,注重预算审查、现场踏勘和严格结算,加强对工程量增减的控制,实现了对财政投资项目的有效控制,大幅度压减项目前期费用开支和工程造价,把好财政节支关口,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p>
<p> 2008年,枣阳市成立了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出台了财政资金投资项目评审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凡是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先评审,后审批;先审批,后预算;先评审,后采购;先评审,后支付。建立了一套运行有效、监管有力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制度,有效地规范了评审行为。他们还吸收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起了多行业、多工种的评审专家库。目前,评审专家库已吸纳土建、路桥、电气、暖建、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60多名,基本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评审队伍。</p>
<p> 枣阳市评审中心经过近两年的评审,有效地遏制了工程投资的“三边”(边施工、边设计、边预算)现象以及擅自变更设计、擅自追加投资等“三超”(超概算、超标准、超规模)现象,解决了建设单位笼统报、领导笼统批、财政笼统给的混乱局面。2008年和2009年,该市共审批项目108个,审定资金2.98亿元,审减2130万元,控制了投资项目造价,节约了财政资金,既筑起了“防护墙”,又起到了“少花钱多办事”的作用。</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