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杂谈刘蒂</p>
<p> 近日读到牛歌的《禁体诗溯源》,为朋友丰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所折服。</p>
<p> 牛歌文中用了成语“探骊得珠”。虽然大致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却不知道准确含义,于是查了《现代汉语词典》。该词典对“骊”字的唯一解释是:“骊,纯黑色的马。”从纯黑色的马那儿得到珠子?于是又查“探”字,得“探骊得珠《庄子列御寇》上说,黄河边上有人泅入深水,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他父亲说:‘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在万丈深渊的黑龙下巴底下取得,而且是在它睡时取得的。’后来用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骊:黑龙)。”</p>
<p> 同一部词典,释“骊”字,唯有黑马之义,释“探骊得珠”,骊却成了黑龙,让人费解。再查《成语词典》、《成语典故》,两书均未提到黑马,只说“骊,骊龙,就是黑龙”。</p>
<p> 于是又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书中竟无“骊”字。翻看说明,此书乃1978年3月编写完毕,198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仅收入3700多字,另附难字表,收难字2600多个,只有注音和释义,没有例句。在难字表中找到了“骊”:①纯黑色的马。②两马并驾。③骊龙的简称。这释义破解了《现代汉语词典》中自相抵触的说法。</p>
<p> 家中存书匮乏,且版本陈旧,是不是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有改观呢?于是去了书店。一翻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根本没修订这一条,还是黑马斗黑龙。</p>
<p> 书店中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已是第4版,收入6000多字,其中对“骊”的解释是:①纯黑色的马。②黑色的。③并列的、成对的。④地名骊山。在“黑色的”解释后面,例句有关于骊龙的内容。在另一部古汉语词典中,骊字虽然也有4条释义,却没有地名这一条,而是为骊龙专设了一条。我觉得还是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释义好,既包含了骊龙,又囊括了骊山,毕竟骊山是秦始皇墓所在地,这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的地名。</p>
<p> 虽然“骊”字的黑马黑龙释义都没错,但以如此方式将它们编辑到一部词典中,显然不妥。如果为体现该词典的现代性而减少古汉语释义,也应以不相抵牾为原则。其实只要加一条“黑色的”三字释义,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出现。</p>
<p> 《现代汉语词典》由专业权威的编写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2005年6月更出版第5版,印刷量极大,先后获得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第一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这样一部久享盛誉的规范型词典仍有释义抵牾现象发生,可见严谨作风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愿再版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