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96|回复: 0

枣阳“亲情工程”关爱留守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13: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本报讯(通讯员牛合群 乔宝良)1月20日,枣阳市七方中学初一学生何金晶通过学校“亲情视频”,见到了远在他乡打工的妈妈。何金晶高兴地向妈妈报告近期的学习情况,妈妈祝她学习取得好成绩。这是该市实施四大“亲情工程”关爱留守学生的一个缩影。</p>
<p>  近年来,枣阳市外出务工人员达20万人,留守学生11988人。留守学生由于长时间没与父母一起,缺少父爱与母爱,产生了“亲情饥渴”,从而间接或直接造成了留守学生孤僻、自私、厌学、逆反等缺陷。</p>
<p>  去年,该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做为核心工作来抓,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意见》,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亲情视频”、“亲情热线”、“亲情短信”、“亲情书信”等活动,为留守学生与外出家长搭建“亲情平台”,缓解留守学生的“亲情饥渴”。</p>
<p>  该市各中、小学在电信、邮政、联通等部门的支持下,开通了“亲情视频”、“亲情热线”、“亲情短信”、“亲情书信”专线,在费用上给予优惠;学校开设了亲情联络课,老师专门组织指导留守学生与在外务工父母进行面对面视频联系,让学生们与父母都感到儿女、父母就在自己的身边;对在外务工的父母不懂电脑的,则在“亲情热线”进行电话交流;或者让留守学生以“亲情短信”、“亲情书信”把自己的心里话向父母诉说,增强留守学生与父母的感情,增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p>
<p>  自实施“亲情工程”来,全市已有1万余名留守中、小学学生通过“亲情视频”、“亲情热线”、“亲情短信”、“亲情书信”专线,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了联系,与父母通电话或网上视频见面达2.5万人次,向父母发送书信、短信有4.5万人次,留守学生与父母的感情进一步融洽,极大消除了学生“亲情饥渴”,促进留守学生们健康成长。</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2 11: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