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83|回复: 0

网吧里的“银色防火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1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www.xycity.cn/upload/2010/01/23/2999_201001231207551g9x9.jpg"></p>
<p>监督员巡视网吧 本报记者谢勇摄</p>
<p>  □本报通讯员朱文俊 马凌 记者李静</p>
<p>  细心的襄樊市民会发现,一些网吧里常会有一些老人进进出出。他们不是来找自家贪玩的孙子、孙女,而是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聘请的“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网吧义务监督员。他们中最“年轻”的也是六十开外的人;他们慈祥和蔼,却又铁面无私;他们满头白发、步履蹒跚,却豪情满怀,用责任、爱心为青少年筑起一道“银色防火墙”。</p>
<p>  风景:发挥余热新阵地</p>
<p>  1月9日,阴天,天气预报说最高气温只有6摄氏度。</p>
<p>  上午10点,陈振戴上帽子,把“监督证”挂在脖子上,摸摸兜里,小笔记本、打印着网吧管理“十条规定”和网吧不规范管理的“处罚标准”的纸都在,这就出门了。</p>
<p>  陈振是市农委原副主任,是“五老”监督员,他所在的组负责襄城西片14家网吧的义务监督。陈振的家附近就有6家网吧,除了平时上网吧转悠外,晚上和周六、周日这些上网高峰时段,他也利用散步之便,随时行使“监督权”。</p>
<p>  像陈振这样的“五老”监督员,市区有近200名,他们中最年轻的有60多岁,最大的80多岁。他们像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在网吧内外移动。市区221家网吧中,“五老”义务监督员不定期集中进行检查的网吧有58家,就地、就近固定检查的网吧有42家。此外,他们还在襄城区和樊城区各选取了一条街,共有30家网吧,开展创建文明网吧活动。</p>
<p>  据统计,“五老”监督员自2009年6月上岗以来,已经劝退网吧中未成年上网者900多人次。</p>
<p>  “小马,我刚才拦住了3个上网的小孩!”“小马,我又拦住了5个小孩!”上周五,在市关工委组织的“五老”网吧监督“周末行动”中,“五老”监督员冯黎觉的“报喜”电话不断打到市关工委工作人员小马的手机上。</p>
<p>  “冯黎觉监督的网吧在市二十三中附近。网吧做的就是学生生意,接到冯伯伯的电话,我可以想像他不屈不挠坚守阵地的样子,也可以想像网吧老板气得咬牙切齿的样子。”小马感动地说,“冯伯伯一到周末就去‘拦截’学生。他多拦一个,就少一个上网的孩子。”</p>
<p>  热情:我们一起当监督员</p>
<p>  “老爸这两天有事,不能参加关工委的活动,你帮我到网吧看看,要是有小孩,就把他们劝回去。”原市医药局的退休领导胡万昌临时有事抽不开身,便安排女儿小胡客串“五老”监督员。</p>
<p>  别看是客串,胡万昌还专门把女儿叫过来“面授机宜”:到网吧要看有没有禁止未成年人上网的标识、相关规定有没有上墙,如果有小孩上网怎么劝说他们、怎么和网吧老板交涉。</p>
<p>  小胡得令而去,每次还将检查结果一五一十向老爸汇报。</p>
<p>  襄樊日报社原副社长张声典,成为“五老”监督员后热情一直很高,他从报社关工委发展了5位老同志,晚上大家约着一块去网吧看看。市粮食局老干部吴先明,也从身边熟人里发展了6位老同志,和他一起对家附近的网吧进行明察暗访。</p>
<p>  因为有了这样一批热情的老同志,在仅仅半年的时间里,市区“五老”监督员从30多名发展到近200名,监督员队伍“滚雪球”般壮大。“我们曾悄悄问过关工委的同志,老同志干劲这么大、热情这么高,是不是关工委有补贴?”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甘泉笑着对记者说,“谁知道,他们一分钱的补贴也没有!”</p>
<p>  甘泉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每周都要接到很多关于网吧的投诉,自从2009年6月“五老”监督员上岗后,每个月的投诉量明显下降。</p>
<p>  挽救:责任感和成就感</p>
<p>  “别看这些老同志年老体弱,干起工作可一点也不马虎。关工委组织的定期检查,他们从不迟到;不定期检查,他们都有检查记录,劝退的900多人次可是一个一个累积起来的。”市关工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p>
<p>  每次从网吧里巡视出来,“五老”都要互通电话。尽管那时他们可能已经饥肠辘辘,但相当有成就感。</p>
<p>  原市商贸协会会长孔庆云2006年担任义务网吧监督员。刚“上任”不久,孔庆云在一家网吧门前发现一个家长正在对一个男孩又打又骂,旁边有不少人围观。孔庆云赶紧上前劝阻。那个家长又气又恨地告诉孔庆云,这个男孩是他儿子小雷,正上初中,辍学一年多了,经常彻夜上网。看着小家伙稚嫩的面孔、漠然的表情,孔庆云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孩子远离网吧、重返校园。</p>
<p>  孔庆云先做家长的工作:“你要了解孩子的想法。”</p>
<p>  孔庆云又和小雷结对子,经常与他交心谈心。渐渐地,孔庆云和小雷交流的时间越来越长。</p>
<p>  在小雷经常玩的几个网吧里,孔庆云加大了巡逻力度。有一次,发现小雷在上网,孔庆云持网吧监督证找到网吧业主说:“再发现有未成年人上网我就举报你。”随后,他和小雷说:“娃子啊,你这么小,就这样一直泡在网吧里?”</p>
<p>  小雷说:“孔爷爷,我现在想上学,但去了怕人家不要,还怕去了听不懂。”孔庆云一听有戏了,赶紧和小雷的爸爸商量,在小雷的老家襄阳区张湾镇联系了一所中学。小雷上学后,孔庆云还多次给小雷送去学习资料。现在,小雷已经顺利地读到高中二年级了。</p>
<p>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些“五老”监督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缺钱花,也可以在家里安享晚年,可是,看着报纸、电视上报道的那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报道,我们我们心里急啊。不把他们从网吧里‘赶’出来,他们以后怎么办?”</p>
<p>  斗智:与网吧老板交朋友</p>
<p>  “五老”监督员都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德高望重。但是,网吧老板们可不管这个,在他们眼里,“老头子”们就是和他们作对的。“我们刚去时,网吧老板虽然不敢对我们推推搡搡,但是爱理不理或者冷嘲热讽的。我们可以理解他们,但确实觉得有点尴尬。”一位“五老”监督员坦言。</p>
<p>  不过,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老领导们可没这么容易败下阵来。“五老”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与网吧业主斗智。</p>
<p>  “我们来监督,不是挡你们的财路,而是帮你们想办法把网吧经营得更好。”“五老”监督员朱有学这番话很有水平吧?把网吧业主的“好奇心”先调动起来,抵触情绪就打了“对折”。</p>
<p>  接下来的几次接触,他从侧面让网吧业主换位思考。他说:“如果你的孩子整天泡在网吧你愿意吗?不能为了赚钱就坑了一家人!你让孩子进去不仅耽误了他的学业,还可能误他一生。”他的话使业主意识到,网吧就是一把双刃剑,依法经营,万事大吉;不依法经营,不仅害了下一代,而且害了自己。</p>
<p>  通过一个月的接触,朱有学与网吧老板非常熟悉了。世通网吧的老板张新建在网吧门口挂上“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标牌,“网吧管理条例”“文明上网”等宣传内容也上了墙。张新建还动员63岁的母亲帮忙“把关”。</p>
<p>  “五老”们还召开座谈会,就“网吧不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有哪些困难”“上网登记能不能落实”“争创文明网吧难不难”等问题调研,给网吧老板们倒苦水的机会。</p>
<p>  大部分网吧老板表示,现在通过刷卡和身份证登记两种方式,已经基本实现了上网有登记。同时,他们也不想冒着被主管部门罚款的风险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也想守法经营。</p>
<p>  “五老”们抓住这一机会,介绍了争创“文明网吧”可能给网吧带来的好处:网吧干净了、主管部门放心了,就会有品牌效应、有吸引力……</p>
<p>  期待:今年再筑“四道防线”</p>
<p>  “我今天打电话到学校去,这个孩子真的没有上学了。”记者1月11日采访时,“五老”监督员朱有学很遗憾地提到一个中学生。读七年级的小马的父母在武汉打工,他住在小姨家,慢慢迷上了上网,成绩不好,此前曾跟老师说过“不想读书”的话。</p>
<p>  朱有学说,一些非正常家庭,比如单亲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很容易出现未成年人迷恋网络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单凭“五老”把他们“赶”出网吧,只是从一个网吧赶到另一个网吧而已。</p>
<p>  “我还遇到一种情况,有的小孩说是爸爸妈妈让他到网吧里来的。”“五老”监督员严永康生气地说,“我仔细一问才知道,家长喜欢打麻将,嫌孩子在一边碍事,就掏几块钱让他上网去。”</p>
<p>  针对这些情况,市关工委主任吴德兴有个初步打算,今年将建立四道“防线”,把“五老”义务监督网吧的活动向纵深推进,让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远离网吧。</p>
<p>  市关工委打算,在2009年固定监督100家网吧的基础上,动员、组织各级关工委“五老”,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固定对附近的网吧进行有效监督,实现市区221家网吧“全覆盖”;发动学校采取具体措施,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利用“家长学校”开展活动,动员家长管好孩子;各级关工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未成年人参加,从而让他们远离网吧。</p>
<p>【打印】【关闭】</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2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