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xfrb.hj.cn/20100121/RB012105_9.jpg"></p>
<p> 萧雨林</p>
<p> 拔河,古称“牵钩之戏”,经不少专家和学者考证,这一古老游戏的发源地就在我们襄樊。据称,关于“牵钩之戏”起源最早的文字记录出自《墨子鲁问篇》:“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p>
<p> 从“牵钩”到“拔河”,学界一般多认为始见于唐朝。唐代《封氏闻见记》中明确记载:“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旦望日(正月十五)为之”。与此同时,用具从原来的篾缆(竹篾编制成的绳索)发展到用大麻绳,长达四五十丈,两头分别系几百条小绳索,两拨人各自拉住小绳在胸前挽成圈,进而比拼……</p>
<p> 关于襄樊是“拔河”起源地的说法,本报曾经多次报道过。近年来,我市不少专家、学者以及热爱襄樊历史文化的市民也曾多次呼吁,希望将“牵钩之戏”这一古老的民俗请回“娘家”,可时至今日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p>
<p> 笔者认为,从目前来看,把“牵钩之戏”请回“娘家”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襄樊市正在举全市之力发展旅游业,如果修建一个拔河运动场,并在场地周围配套一些与之相关的文化图腾,说明拔河的起源,既可以增加一个旅游的娱乐项目,又能提升城市的人文内涵。</p>
<p> 目前,有些城市已在开发拔河这个品牌,作为起源地的襄樊更不能放过利用这一人文资源的机会。可能有人会认为,襄樊能进行拔河的场地多了,南湖广场、人民广场、小北门广场以及夫人城广场等,都可以利用。这些广场的确可以利用,如果专门辟出一块场地建拔河场,这样更能够强化全民的意识。但笔者以为,专门建一个拔河运动场的意义在于可以强化外地游人对襄樊是拔河发源地的印象,从而提高襄樊的知名度。同时,笔者还建议襄樊每年举办一次“拔河节”,并在市内各级各类运动会上单立此运动项目,这样一定能够把拔河这一古老的运动打造成襄樊的人文名片。</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