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荆楚网--楚天都市报</p>
<p>记者杨磊 陈凌墨 摄影:记者萧颢 通讯员刘水平</p>
<p><img src="http://news.cnhubei.com/news/xwhbyw/../ctdsb/ctdsbsgk/ctdsb02/201001/./W020100117324415932178.jpg"></p>
<p>增强作为武汉市民的荣誉感</p>
<p>我期望每位市民增强作为武汉市民的荣誉感。武汉不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现在的状态,都非常可爱,尽管有很多瑕疵,但是她在快速前行,在不断长大、变得靓丽。</p>
<p>武汉是我们大家的,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来帮助这个城市,让她建设得更加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一个城市就像一个家庭,不可能没有矛盾,在快速前行的过程中可能有跌跌撞撞和姿势不优美,但是要看到她在迅速地前行和攀登。</p>
<p>让我们多理解、多谅解、少发牢骚,把牢骚变成我们自己的行动,建设家园。比如,我们现在就可以从人人自觉文明过马路做起。</p>
<p>——武汉在迅速向“中部地区龙头城市、全国重要中心城市”目标迈进。全市858万市民,每一个人都是城市的分子。昨日,面对本报记者提问,作为一市之长,在这个阶段,想对市民说些什么?阮成发作上述回应。</p>
<p>昨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闭幕后,武汉市长阮成发在武汉剧院会议室接受了中央和省市媒体的采访。面对武汉交通堵塞、市民收入、房价、武汉垃圾焚烧厂建设等尖锐问题,阮成发没有回避,一一作答。</p>
<p>他说到自己双休日,常常一个人去街头看真实的武汉,收获颇多。有工作人员称,市长常穿牛仔裤、戴帽子出现在武汉街头。</p>
<p>这位平民市长,以朴实的语言,畅谈武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p>
<p>简短开场白</p>
<p>畅所欲言 平民市长有问必答</p>
<p>大家都是一家人,你们要问什么我都说,没有外交辞令。</p>
<p>一进会议室,阮成发就说,“他们给了我一个提纲,你们每个人的问题我都看了。我建议大家随便一点,报告中已经说得很清楚的问题,我就不再重复。你们最关心什么事,我都可以回答。你们的问题或许他们又过滤了一下,没必要。大家都是一家人,你们要问什么我都说,没有什么外交辞令。”</p>
<p>现场响起一片掌声。记得前年此时,也是在这间会议室,阮成发说,要成为一名“平民市长”。</p>
<p>谈交通拥堵</p>
<p>挨着骂声 三年解决拥堵问题</p>
<p>我怕堵车,也怕不堵车。堵车是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p>
<p>有记者问:市长曾经提过,三年之后将解决武汉交通拥堵的问题。如果三年后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您会有什么样的想法?</p>
<p>阮成发:我怕堵车,也怕不堵车。堵车是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p>
<p>拥堵的原因,我概括为“两多两少,一个不适应”。“两多”指车辆增加多,中心城区工地多,共有5000多个。“两少”是指快速路少,循环路少。“一个不适应”指交通管理、城市管理没有及时跟进。</p>
<p>我们将通过“两加”解决拥堵,即加大建设力度和管理力度。</p>
<p>首先要加大建设力度,挨着骂声、顶着压力朝前进。作为市长,要考虑城市的长远利益,不能因为骂声就放弃大规模建设的大好时期。</p>
<p>现在的在建工程,都是城市发展必须要的,比方四条地铁线,三四年后全部完成,在地下就形成一个环,三镇都可以通过地铁疏通。</p>
<p>解决拥堵的另一方面就是“加强管理”。我说三年要缓解拥堵,是因为在建工程三年后绝大部分可完工。二环汉口段今年底全线贯通,全线明年底或后年可建成,设计时速60-80公里,没有红绿灯。今年三环线要贯通,再启动四环线建设。</p>
<p>谈市民增收</p>
<p>双管齐下 投入88亿改善民生</p>
<p>要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政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改善民生。</p>
<p>有记者问:武汉市的经济总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到第5了,但居民收入还在10位左右徘徊,武汉将如何增加市民收入?</p>
<p>阮成发: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政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要不断改善民生。</p>
<p>居民收入增加靠两方面:市政府今年在民生、社保的投入将达88亿元,比去年增长25%,主要用于养老、医疗和低保。</p>
<p>另一方面,给钱不如给岗位。今年全民创业有更具体措施,如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创业服务平台等。</p>
<p>谈体察民情</p>
<p>周六周日 市井旮旯微服私访</p>
<p>蹬自行车看到的,与你在轿车中看到的体会不一样。</p>
<p>有记者问:我们常能看到您在一线亲力亲为的身影。这是不是您一贯的作风?</p>
<p>阮成发:周六周日,有时间我经常一个人到处转。超市、电影院、书店,有名的小吃店,我都有目的性地去。我经常转,知道哪些好,哪些不好。便民自行车,我去用,就是倡导委办局长经常蹬自行车。本次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我们也可以骑自行车来开会。</p>
<p>城市中的各种问题,只有俯下身子,站在普通市民的角度去体会,才能发现问题。蹬自行车看到的,与你在轿车中看到的体会不一样。</p>
<p>谈垃圾电厂</p>
<p>若有问题 垃圾焚烧马上放弃</p>
<p>凡是对人民群众健康有根本影响的,哪怕资金再紧张,也要放弃。</p>
<p>有记者问:武汉已建和在建一批垃圾发电厂。有部分代表、委员指出,焚烧垃圾会产生一定危害。</p>
<p>阮成发:一要科学决策。垃圾焚烧发电在发达国家非常普遍,最大的危害在于焚烧过程中产生一种致癌物质:二口恶英。二口恶英排放量,我们比欧洲标准更先进。</p>
<p>二是政府不算小账算大账。凡是对人民群众健康、城市发展有根本影响的,哪怕资金再紧张,政府也要放弃,选择以更好更科学的方式进行。</p>
<p>第三,武汉一天要产生6000多吨垃圾。如果“议而不决”,导致“垃圾围城”,带来的损害将更大。</p>
<p>谈过往一年</p>
<p>喜忧交加 政府丑闻最为不悦</p>
<p>最不高兴的事很多,第一是“六连号”,第二是堵车。</p>
<p>有记者问:作为一市之长,刚刚过去的2009年,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最不开心的事又是什么?</p>
<p>阮成发:最开心的是武汉迅速长高、长大、长结实了。“长高”,比如华中第一高楼,428米的武汉中心顺利开工了,其他100米以上的高楼也越来越多;“长大”,我们建成区的面积、人均道路面积、基础设施在不断增强;“长结实”,就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关系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都在攀升,城市综合实力位次提前。</p>
<p>最不高兴的事很多,第一是“六连号”(去年经适房摇号出现的暗箱操作事件,被市长称为“政府丑闻”——编者注),第二是堵车。</p>
<p>此外,阮成发在回答房价问题时说,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的文件规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体措施正在研究制定中。</p>
<p>谈到武广高铁时,阮成发说,未来两三年,武汉到北京、成都的高铁将通车。武汉是高铁时代无可争议的枢纽,高铁经济随之而来。</p>
<p>语录</p>
<p>●我来自于普通老百姓,我把市长当成一个工作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尽心竭力地为老百姓办事。</p>
<p>●城市中的各种问题,只有你俯下身子,站在普通市民的角度去体会,才能发现问题。</p>
<p>●我们要想有像柳传志(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样的一批人物出现,关键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p>
<p>●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每次到北京,西单、中关村书店都要去,你想看什么书我们可以分享一下。</p>
<p>链接</p>
<p>建全国重要中心城市我们将不负总理期望</p>
<p>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武汉提出的“全国重要中心城市”新定位。市长眼中的武汉“中心”是什么样?武汉如何实现这个目标?</p>
<p>昨日,市长阮成发说,武汉的这个定位,是去年3月全国两会时,温家宝总理在湖北团讨论时提出的。总理明确提出,武汉市是中部的龙头城市,重要的中心城市。按照总理的要求和期望,我们朝准这个目标来建设。</p>
<p>我认为,当GDP达到1万亿元时,武汉才能真正进入全国城市第一方阵。</p>
<p>那时,武汉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同时又有比较大的经济规模;从城市形态看,我们致力瞄准生态宜居城。我们将在体制机制上创新,这是保持城市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抓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城市以及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等契机,不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p>
<p>这些目标都实现了,才能真正成为“中部龙头,全国中心”。</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