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xfrb.hj.cn/20100115/RB011505_8.jpg"></p>
<p> 通讯员 黄蓉 记者 姜雁冰 实习生 张宇</p>
<p> 随地吐痰,乱倒垃圾,随手乱扔纸屑,光膀子上街,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插队、抽烟等不文明现象之所以经常出现,对自我不加约束是个重要原因。而每个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p>
<p> ▲读者献计</p>
<p> 让市民成为城市文明的“标杆”</p>
<p>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创建文明城市应该从社区入手,而人的素质提高又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关键,每个居民都应成为文明城市的“标杆”。</p>
<p> 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都与人的自律有着必然关系。因此创建文明城市,对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是一个关键。为了让每个居民能“自我约束”,建议社区充分利用市民学校这块阵地,把“文明礼仪”纳入常态化教育,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警句常说”,“警醒常提”。</p>
<p> 樊城区陈老巷社区居委会 李世江</p>
<p> ▲记者探访</p>
<p> 街头“不文明”现象直击</p>
<p> 1月9日上午,一场小雨过后,气温很低。</p>
<p> 9时25分,记者从樊城一桥头上了1路公交车,乘客不多,有一些空位,记者本打算坐下来,却发现这些座位上满是水迹。很显然,这是乘客放雨伞时留下的,旁边一位老奶奶看着座位直叹气。“妈妈,给你豆浆杯子!”就在公交车快到襄阳公园站时,一名小女孩把空豆浆杯子递给靠窗的妈妈。这位妈妈接过杯子后,就从车窗扔出去。</p>
<p> “乱转弯,找死啊。”在襄城南街与民主路交会处,一名小车司机朝着一名三轮车师傅破口大骂。原来,这名司机看三轮车朝左拐,以为他要过马路,没想到他突然来个大“回环”,差一点撞了车。</p>
<p> 在南街旁边的人行道上,到处可见“贷款”的电话号码。小巷的墙壁上,处处有“办证”的“牛皮癣”。</p>
<p> 10时05分,在襄城鼓楼文化广场,不时有人在发传单。部分市民看后,随手扔在地上。</p>
<p> 10时45分,很多人在汉江边洗衣服;临近中午,站在小北门,不时地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鞭炮声……</p>
<p> ▲市民声音</p>
<p> 自我约束是根本</p>
<p> 宋全鑫:粗口、乱扔纸屑、翻护栏等种种不文明现象,如果稍加约束,就可以避免。这就需要我们自我约束、绷紧“文明”这根弦。</p>
<p> 吕霞: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也应跟着提高。所以提高我们的“文明素质”是当务之急。如此,我们的生活空间才会更文明。</p>
<p> 廖宁宇:“文明素质”的培养,不是一阵风,需要长期坚持,不断积累,不能搞短期行为。这就要把“文明素质”教育纳入正规化、常态化,做到经常提、处处提、长期提,才能有所成效。</p>
<p> ▲编辑点评</p>
<p> 一个城市是否文明、文明的程度如何,与市民的素质密不可分。因此提高每个市民的文明素质至关重要,而自我约束又是提高个人素质的关键。所以,创建文明城市要从每一个市民做起,管好自己的事,做好身边的事。当人人都以崇尚文明为己任,以热爱文明为殊荣,把文明理念根植于意识之中,那么我们的城市离文明城市就不远了。</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