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通讯员 张明安 陈用宽 记者 周红南 崔俊彦</p>
<p> 市级文明单位是属于动态管理的,稍有松懈就有可能丢失,樊城区太平店财政分局从1987年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以来,这块金灿灿的牌子已保持了22年。日前,当记者一走进该分局,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这里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宽敞明亮、设施整齐的综合办公楼使人心情舒畅;忙碌有序、服务热情的工作人员更让人倍感温馨……难怪市里一位领导到该分局视察后感慨:走了很多基层单位的创建,多是走形式,是你们动真格、有效果的文明创建改变了我有点偏颇的认识。</p>
<p> 机制创新,文明创建得保障</p>
<p> 良好的创建机制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太平店财政分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和财政工作视为重心,扎实开展“科学理财、文明服务”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用于文明建设,确保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p>
<p> 他们在全局范围内广泛而持续地开展争当创“文明办公室、文明标兵、文明窗口、文明家庭”的四创建活动。把文明创建纳入财政目标考核体系,将创建任务目标层层量化分解到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工作人员,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挂钩,使文明创建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建立完善了限时审批、挂牌上岗、中午禁酒令和首问负责制等多项管理制度,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效保证。</p>
<p> 服务创新,文明形象展风貌</p>
<p> 在该分局院内,一排内容丰富画面生动的财政文化墙格外醒目,这其中既有引人入胜的名人字画、也有发人深省的廉政警世录,既有公开透明的政务公示专栏、也有生机蓬勃的感人画卷。</p>
<p> 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以提升文化素养、塑造高尚人格、增强理财能力为突破口,不定期地举办卡拉0K歌咏大赛、球类、棋牌等健康的文体活动;经常组织干部与镇直单位和大型企业进行体育竞赛;开办图书室、健身房,组织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建立老年活动室。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进一步形成了团结友爱、崇尚先进、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凝聚力。</p>
<p> 如何在服务上创新?该分局广泛开展以“联系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联系一批基础较差的乡、村,联系一批需要帮助的贫困农户及城镇居民”的“三联系一走访”、“三服务”和“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在联系帮扶活动中,该分局筹措资金帮助改善村级办学条件和硬化1300米的村级道路。对外来办事人员坚持做到服务过程零障碍、服务对象零投诉,一位外单位办事人员说:“到财政分局办事,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心情就是舒坦!”</p>
<p> 管理创新,公共财政谱新篇</p>
<p> 为了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共财政的温暖,他们坚持致力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p>
<p> 实现免费教育。先后拨付资金410多万元,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目前全镇7852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到免费教育,有498名家庭困难的寄宿生享受到生活费补助。</p>
<p>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累计投入资金227万元,改造乡镇卫生院。同时,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4%。</p>
<p>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安排发放城市低保资金318.5万元,不断提高补助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累计救助9875人次。</p>
<p> 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通过“惠农一折通”共拨付农机、粮食、农资综合直补和“家电下乡”等各项补贴1095.4万元,使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p>
<p> 22年“文明单位”的保持与创建,结出了丰硕的财政改革发展之果,全镇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三都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