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83|回复: 0

心理委员,高校别样风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14: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很多大学生并不知晓心理委员到底干了什么,甚至对他们产生误解,认为那是个摆设</p>
<p>  ●“班级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体系的最基层,不要小瞧这个位置,某个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他们会第一时间把信息反馈上来。”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老师杨云说</p>
<p>  ●心理问题是隐私,过分强化,只会产生负面效果。心理委员就应该“默默无闻”</p>
<p>  □本报记者张丽文/摄</p>
<p>  从2006年起,襄樊学院、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相继在每个班任命了至少一名心理委员。4年来,一些学生反映,班上的心理委员形同虚设,应该撤掉。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心理委员表面上根本看不出做了什么,因为他们做的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他们要为同学们的隐私保密。</p>
<p>  心理委员被误解</p>
<p>  目前,襄樊学院有313个班,全校300多名心理委员由热情、人际关系好、关心同学且自愿的学生担任,每班至少一名,一般有一男、一女两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也在每个班级选了一名心理健康、人缘好、热心的学生,让其参加心理基础知识培训后担任心理委员。他们的工作职责是随时将一些同学的异常表现或行为反馈给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对于班上的心理委员,同学们究竟是怎么看的?“起不了什么作用,就是个摆设,心理健康还是得靠自己,指望不了别人。”襄樊市某高校一名大三女生这样说。“心理委员平时做些什么工作?他们是怎么产生的?”对记者的提问,一名大二学生说:“有的心理委员是选出来的,也有推荐的,这好像是个闲职。就算有心理问题,我们也很少主动去找心理委员。之所以不找,是觉得心理委员不专业。”而旁边的一名男生也认为,心理委员“没啥用”。</p>
<p>  据了解,襄樊学院各班从设立心理委员一职后,就对他们进行了相关培训,包括心理咨询理论、危机干预手段、团体心理辅导等内容。2009年,该校又对全校心理委员进行了3期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的培训。</p>
<p>  “默默无闻”才正常</p>
<p>  王辉是07级教育技术学班的心理委员。他认为,心理委员得成为班上所有人的朋友,跟所有人都要谈得来,性格必须开朗。不能等别人找你,而要经常跟同学交流,主动发现他们的异常。如果发现同学的精神状态不好,要主动跟他开开玩笑,聊聊天,弄清事情的缘由。如果同学实在不愿意说,就“旁敲侧击”,找他的室友了解。当然,做这些事情有个前提,那就是严守秘密。因为这个特性,很多同学并不知晓心理委员到底干了什么,甚至对他们产生误解,认为这是个摆设。</p>
<p>  上大二时,王辉发现班上的文阳(化名)有点不大对劲。因为文阳平时很爱学习,上课总是坐在教室第一排。那段时间,文阳却总是请假,假条上也没写清原因。于是,王辉主动找文阳谈心。在聊天中王辉得知,文阳的奶奶刚刚去世,她正沉浸在悲痛中。得知此事后,王辉多次找文阳推心置腹地交谈,让她悲伤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p>
<p>  襄樊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张婷婷说,做心理工作不能动作大,因为心理问题是隐私,过分强化,只会产生负面效果。</p>
<p>  襄樊学院在学生会设有心理健康部,刘畅是现任部长。他告诉记者,每年9月,学校都会开展一次心理健康大普查。如果发现学生有恐怖、焦虑、偏执等倾向,学校会采取个别面谈和团体心理咨询两种形式。据介绍,团体心理咨询主要是通过户外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发现问题并改正。</p>
<p>  心理委员不可缺</p>
<p>  班上设立心理委员一职后,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已成功化解了几起心理危机事件。“一名学生有了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谁会最先发现呢?应该是他的同学。”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杨云老师说,一次她听班上心理委员反映,有名学生行为异常,经常扬言要“修理”某某同学。这名男生不仅随身携带刀具,晚上睡觉时枕头底下也藏着刀具。杨云立刻找到这名学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结果发现情况较为严重,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干预。她赶紧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名男生已重返校园。</p>
<p>  小璐是襄樊职业技术学院07级的一名心理委员,她的职责是在黑板报上、班会或其他活动中宣传心理知识,留心观察同学的异常行为。“班里有一个学生很少和同学们交流,我总看到他一个人在纸上画很多人头,然后在每个人头上打叉。”小璐将这件事告诉了老师,最后这名同学被诊断患有较重的抑郁症。“任课老师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交流非常有限,私下交流又不可能面面俱到。最早发现这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肯定是他们的同学。”襄樊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张婷婷说,该校实行心理危机干预三级预警,分别是班级、辅导员、学校,班级是一级预警。“随着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活不适应、恋爱、人际交往、学业这几类。学校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需要学生主动前往,一些学生有顾虑,不愿意上门。心理委员整天与同学们在一起,彼此沟通方便,又无所顾忌,可以及时发现班上同学的心理问题,告诉班主任、辅导员或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张婷婷说,有了心理委员,大学生活更加和谐。</p>
<p>【打印】【关闭】</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8 05: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