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18|回复: 0

沉下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 13: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文艺理论彭曦</p>
<p>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却忽略了事物的本质。齐白石的弟子郭大伟先生以《毛笔的运用》一书获得纽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有一次他在美国博物院示范国画,只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就从容地画出一幅荷花写意作品。在场一位美国女士赞道:“画得太好了!仅需要几分钟而已。”郭先生不假思索地答道:“这是五十年加上几分钟!”郭先生的回答令人叫绝,可惜要那位女士理解其真意,实在得费些心神。正如孙过庭说过的:“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p>
<p>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晓,艺术的创作不是速成的,也不可仅凭数日之功就能学有所成。在这潇洒涂抹举手之劳的背后,实际上它经历了长期持之以恒,呕心沥血,苦练实践的积累,甚至是毕生的心血来磨炼,来完成。学习书法同样如此。</p>
<p>  首先是技法的长期锤炼,也就是基本功的训练。</p>
<p>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是创造‘美’的技能。”也就是说,艺术的语言需要由技法去具体实现。技法包括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而取法只能从传统入手,取法乎上。创新是以继承为根基的,继承不够必然会导致先天不足,创新乏力。当下展赛频频,诱惑很多。我们应远离喧嚣浮躁,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沉入水底,浸淫传统。不得技法,免谈创新。对此,郑板桥的论述很精彩:“精神专一,奋斗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时浮夸,老来窘隘而已。”</p>
<p>  其次是学养的积累。</p>
<p>  书法是一种文化,需要学识,不是纯技法的。如果仅限于技巧,充其量是个匠人。所以,必须注重综合素养的提高。比如文学、史学、美学、文字学、音乐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借鉴与吸收。黄庭坚教育其孩子时说:“士大夫不时时以古今浇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p>
<p>  再者,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孕育的过程。曾巩在《墨池记》中写道:“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之致者,非天成也。”也就是说,要先厚积再薄发,在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且传统与创新是可以统一的。</p>
<p>  最后,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需要淡泊名利,清心静修。努力沉下去,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循序渐进,广收博取,熔铸古今,耐住寂寞并在寂寞中升华……</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6 17: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