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04|回复: 2

含泪劝告余秋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8 15: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乔志峰</p>
<p>  我从一些媒体看到了“余秋雨关闭博客,疑为难忍与网友口水仗”的新闻。据报道,前不久,网友送了著名学者余秋雨一个“华语世界第一文盲”的称号,本来余秋雨都抱着“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事情,但是网友们愈发嚣张,开始在余秋雨新浪和凤凰网的博客里面留下大批的恶评。近日打开余秋雨在这两个网站上的博客时,发现余秋雨已经将博客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评论统统清零。看来,他也有扛不住的时候……</p>
<p>  一位大师,一位以“含泪劝告”闻名天下的大师,受到了来自网络上的汹汹暴力和恶评。从余秋雨大师的反应看得出,大师正用比较温和的方式来应对,但网络暴民的情绪激烈。由此,那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和哄客又开始闹事了,甚而叫嚣着将如何如何了。在此紧要关头,就传出了秋雨大师关闭博客的消息,岂不令人悲哉呀悲哉!</p>
<p>  为此,我要含泪向余秋雨大师作如下劝告——</p>
<p>  你遭受的为人恶评之痛,全国人民都感同身受。那么多网民和民众在同一时间关心和讨论此事,这肯定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最隆重的一次恶评事件了。被恶评的对象,就是你自己,我们亲爱的大师。一位著名鬼词诗人对我说,有十几亿人关心,“纵被恶评,也幸福”。我想,大师你如果还算聪明,也一定已经安宁。</p>
<p>  网络暴民的恶评行为,当然必须追究。我现在想不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什么机构胆敢包庇这些人。大师的所思所想,其实早已是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决心。但是,这需要有一个过程。</p>
<p>  因为,无论怎么说,这次恶评事件主要还是天灾——要知道,不管是“含泪劝告”也好,还是“钟山碑文”也罢,大师的初衷都是为了“流芳百世”,并非为了收获谩骂和恶评的;至于“华语世界第一文盲”的丑名,则更是无来由地栽赃和污蔑。</p>
<p>  有了这个主因,再要论定恶评事件的其他原因,就麻烦得多了,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科学检测和辩论,而且要经得起国际权威的测试和人性比照。我希望有关方面能在深入调查之后尽力保护恶评大师的实物证据,以便今后进行司法技术调查。但在目前,不能急躁,因为还有更危急的事。</p>
<p>  网络暴力和舆论暴力的问题是悬在当事人头上的凶剑。现在不管是网络也好,还是社会上也罢,上上下下无数的力量还在气喘吁吁地对大师进行大肆的诋毁和人格的诬蔑,严重损害了大师的声誉和形象。舆论狂飙突进,一切都处于混乱状态,因此,确实很难快速腾出手来处理已经被恶评了的大师的法律问题。我想,大师一定是识大体、明大理的人,先不要急着关闭博客,先让大家把当前混乱的舆论问题解决了,怎么样?</p>
<p>  大师被恶评以来的杰出表现,已经为整个中华民族赢来了最高尊严。大师一定不会否认,这些天来,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全国各地关心大师的人们,都尽心尽力、令人感动。只有当这些里里外外的多重力量不受干扰地集合在一起,才能把今后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步步完成。因此,大师要做的是要保证情绪稳定,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一些对中国人历来不怀好意的人,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正天天等着我们做错一点什么呢。</p>
<p>  仿秋雨大师作“含泪劝告”之文,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矣。</p>
襄阳城游客  发表于 2010-1-12 19:50:12
大师者,必有大胸襟,大肚量,不必“鲜血必用同物偿还”。所谓大者,总是与“小”对应的,若拔剑相向,反而成全了他。让其搔首弄姿,唱其独角戏,只增笑耳。
襄阳城游客  发表于 2010-1-18 19:27:03
网友送余秋雨"华文世界第一文盲"外,网友还想草 你 马,是我想,我也是网友,所以我代表所有网友,我这样说你服气吗?我想提醒你,别狐假虎威了,你想攻击谁,自己攻击就是,别说"网友"发挥,O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9 20: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