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目前襄樊市有239家物业服务企业。有关方面的统计数字表明,这些企业中,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物业服务企业在盈利。在这些盈利企业中,有一家叫“群众物业”的公司,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不但成功挤进了“盈利企业俱乐部”,还成为襄樊市物业服务企业的先进代表。创造这个业界佳绩的人曾是一位下岗女工……</p>
<p> □本报记者李兴会/文 王虎/摄</p>
<p> 女老总艰难起步</p>
<p> 2009年12月22日下午,在群众物业董事长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带领群众物业公司创造业界奇迹的公司掌舵人——郭艳林。面前的她是一位气质高雅、穿着时尚、谈吐文雅的年轻女子。“我曾是一位下岗女工。”郭艳林直爽地说。</p>
<p> 2001年,郭艳林从一家金融单位下岗了。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没有毫无思想准备的郭艳林心情十分低落。“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很沮丧,不知所措。”回忆当初下岗在家的日子,郭艳林说。</p>
<p> 在最失落的时候,郭艳林的爱人给了她最大的支持与鼓励。慢慢地,她从失落中走了出来。</p>
<p> 经过考察,郭艳林选择了创业。2004年2月,她注册成立了群众物业公司,这是襄樊市第一家专业性质的民营物业服务企业。</p>
<p> 当时,物业服务是一个新鲜事物,在襄樊市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人对物业服务是干什么的还没有认识。公司成立之初,只有郭艳林一个人,里里外外,都需要她一个人跑。为了考察和寻找服务项目,每天早上一睁开眼,郭艳林连孩子都顾不上照顾,就骑上自行车在全市到处转悠。看到“中意”的项目,她就找到负责人详谈。尽管苦口婆心,但谁认得和相信她呢?所以,项目看了不少,结果都是她“中意”人家,人家不中意她。</p>
<p> 不过,付出总有回报。在郭艳林的不懈努力下,公司成立第一年,她接下了5.2万平方米的服务面积,虽然不多,但郭艳林很满足。她说,这些服务项目只是她的“试验田”,她暗自下决心要高质量地服务好这些项目,通过以小带大、以点带面,为以后的大发展作好准备。</p>
<p> 阵痛过后,跨越式发展</p>
<p> 群众物业公司推行的“试验田”效应很快显现。到2006年,郭艳林服务的物业面积已经达到了19万平方米。随着服务面积的增加,一些问题集中突显出来。其中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懂管理的人才极度缺乏。正因为如此,物业公司在业务不断扩大情况下,现有服务项目先后出现问题。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司开始亏损。群众物业公司像大多数民营企业一样,陷入了发展的瓶颈。</p>
<p> 为了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郭艳林首先到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学习别人成熟的物业管理经验;其次,郭艳林重金聘请了一位懂经营管理的人才夏泽元,把公司具体的经营管理事务交给夏泽元打理。夏泽元上任后,先帮郭艳林制订了一整套公司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最重要的一点,郭艳林改变了发展思想,提出了不贪大、不务虚、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以此为指导,她对所有接手的物业项目逐个进行了评估,做到事前预算分析,事中监督控制,事后考核奖惩,把人员工作、物资材料、各种物业用具、办公用品等按品类划分立账,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率。</p>
<p> 此举让郭艳林不但清楚地知道了公司存在的问题,而且使她对所有服务项目成竹在胸,知道哪些项目可以赚钱,哪些项目在亏损。这样,她便有了明确的选择标准。</p>
<p> 阵痛之后,群众物业开始有了跨越式发展。到2007年,他们服务的物业面积达211万平方米;到了2008年,服务面积又增加了20多万平方米。如今,群众物业服务的物业小区达46个,每个小区治安秩序良好,管理有条不紊,员工心劲一致,业主住、走放心,保洁率达到100%,入住率达95%以上。</p>
<p> 创业的三条经验</p>
<p> 公司业务不断壮大,企业规模由弱到强,企业利润由亏损到盈利,企业管理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对于群众物业今天拥有的良好形势,郭艳林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她觉得有三条经验值得总结:发展突出一个“稳”字,管理狠抓一个“实”,服务讲究一个“情”字。</p>
<p> “稳”就是企业发展不贪大、不务虚,稳中求进;“实”说的是管理,就是要用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此稳定队伍,提高服务质量。郭艳林常对员工讲,要想好收费,服务要到位。服务要到位,管理必须先到位。</p>
<p> 至于“情”,郭艳林说,就是服务要以人为本,营造温馨家园。物业服务表面上看是管理,实际上是为人服务。郭艳林常告诫全体员工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切忌以管理者形象出现,无限扩大自身的权力。因为物业公司和业主不是上下关系,而是以合同为依据而形成的委托和被委托、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是两个平等利益的主体。物业公司只有通过优质服务,真心实意地为业主着想,才能被业主认可,才能得到业主和委托单位的信任和尊敬。</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