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22|回复: 0

王三旗的“葡萄”熟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6 16: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xfrb.hj.cn/20100106/RB010607_5.jpg"></p>
<p>王三旗的作品。 帅瑜 摄</p>
<p>  帅 瑜</p>
<p>  如果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这句流传大江南北的歌词改为“王三旗的‘葡萄’熟了,人们的心儿醉了”来形容王三旗的“葡萄”是再也形象不过的了。</p>
<p>  中国画葡萄画家王三旗,是位后起之秀者。今年48岁,谷城县人,现在该县发改委工作。他画中国画葡萄,并非幼承庭训,出自门第,而是自起意念,自学成才,真乃为平地起奇峰,突兀而异之。</p>
<p>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当时上高一的三旗,平生第一次出远门,到武汉参加湖北艺术学院的招生考试。不进考场不知道,一进考场吓一跳。三旗看到1000多人聚集在洪山礼堂现场作画,不少画的专业水平很高。这次赶考,三旗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感触太深,觉得自己绘画专业知识和技法差得太远。</p>
<p>  三旗回谷城后,发誓一定要刻苦习画,争取考上美院。于是,他练写生,习色彩,临素描,每日早晨5点起床,到城内明清古巷、汉江岸边和乡间田野,实地练写生,习水粉,晚上又在家中研习人物素描,真可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终年不辍。但毕竟缺乏专业老师辅导,连续两年的美院专业考试都未能过关。可是三旗并未气馁,学画之心如铁。他把苏轼的“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的话铭刻于心。凡在谷城举办美术培训班必参加,凡在襄樊武汉举行画展必参赛,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研习,做到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p>
<p>  时间到了1989年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宋定国到谷城,用中国画表演画葡萄。当时,三旗看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中国画也能把葡萄画这么好。人家大师呼呼在纸上作画,三旗却在心里一一默记其画法和技巧。这次观摩,坚定了三旗想画葡萄的决心,是他日后走向中国画葡萄这一画种的一个重要转折。随后,三旗购买了大量中国画葡萄的书籍和画册学而时习之。</p>
<p>  日月逾迈,岁月不居。三旗画葡萄,已是画到了2000年。这时,他又自学了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方凤富编著的《花鸟画写意技法》一书中画葡萄的内容,结合自己领悟宋定国画葡萄的技法,心慕手追,并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在中国画葡萄上走出一条路来。可是,三旗没有名师现场指点,只能在书本上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写生,滋养着他那颗骚动的艺术之心。为画好葡萄,三旗在自家阳台上和楼顶上种植葡萄,观察葡萄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他又从市场上买回色泽不同的葡萄,细细观赏,用心琢磨。为画好葡萄,三旗利用所有节假日关门潜心练笔,以便掌握中国画葡萄的笔墨色彩技巧。七八年的时间过去了,三旗仅反复练习笔墨技法所用的宣纸就达3刀之多。</p>
<p>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三旗从1989年始学画葡萄至今,时乃20整年矣,真正是锲而不舍,磨杵成针。如今,他的中国画葡萄终于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赞曰“最大程度地吸收运用了西画中的色、光和选型,发挥了中国画中的‘水’和西画中‘色’的表现方法。”</p>
<p>  说起三旗的“葡萄”,还有一趣事。笔者家中有一幅三旗的中国画葡萄,一日家中来客,有一稚童悄立画前不走,数次伸小手触画去摘,食而不得,便大哭。其母闻之,问何故,其儿哭曰:“要吃葡萄。”众人闻之,大笑。其母曰:“这是画,不是吃的,是看的。”这虽是一小趣事,却也能说明三旗的“葡萄”以假乱真了。</p>
<p>  三旗的“葡萄”终于熟了,实乃春华秋实也。</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2 08: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