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本报通讯员王守忠 邓洁屹 记者张丽</p>
<p> 从2009年4月创办银灯公司至今,马炎接了十多万元的单了。马炎是襄樊学院计算机专业2009届的毕业生,今年24岁。他与朋友一起创立软件公司后,遇到了很多困难,也曾彷徨,也曾犹豫,但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们走出了困境,而且9个月挣了10万元。“我们快毕业时,各地的企业都不景气,有的企业甚至开始裁员,工作不好找。”马炎说,学校鼓励大学生创业,于是他加入了这个行列。马炎是学计算机的,在进行前期市场调研后,他决定创办一家软件开发公司。</p>
<p> 在襄樊学院的帮助下,马炎的银灯公司很快办起来了。学校为他提供了1万元的创业基金,马炎和他的一位同学兼合伙人各向家人借了1万元。公司成立后开局不错,第一个月,他们就接了一个单,为一家事业单位开发一套办公软件。但随后,马炎遇到了困难。2009年8月至9月,他们一笔生意都没有。此时,资金周转也出现了问题,因为有几笔生意的款没收回来。</p>
<p> 不能轻易放弃。马炎和同事们就一家一家地跑,很多时候都吃了闭门羹,但他们不泄气。终于,他们接到了一个8万元的单,为本市汽车行业的一家公司做一套生产管理系统。渐渐地,公司步入了正轨,资金周转难的问题也解决了。</p>
<p> 目前,马炎的银灯公司的员工已增加到8人。</p>
<p> 就业 达人</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