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www.xycity.cn/upload/2010/01/06/2999_2010010615035318Lyz.jpg"></p>
<p> “其实,我不想要慰问品,如果能帮我介绍一份工作,我就能自食其力。”昨天,记者在樊城几个社区采访时,听到了部分困难群众说出了这样的心里话。</p>
<p> 住在清河口办事处一社区的郑师傅就是持这种想法的困难群众之一。现年43岁的郑师傅双腿残疾,但有健全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还会几种技能。多年来,他家一直是各级部门和领导慰问的对象之一。对于被动地接受慰问,郑师傅并不情愿,他一直希望有关部门能帮他找一份工作,凭双手自食其力。“想活得踏实些。”郑师傅说。</p>
<p> 记者了解到,每逢节假日,各级部门慰问社区困难群众的活动就会多起来,而节假日一过,困难群众很难再见到慰问者的身影。甚至出现了某社区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常年没人理会,而在某一天有三拨人前来慰问,家中先后打扫了三次卫生的滑稽事情。</p>
<p> 对此,清河口办事处一社区负责人说,一两次慰问、几袋米面和几百元现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困难。群众需要常规化、实质性的帮助,需要有关部门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少搞一些形式化的活动,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自食其力。</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