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本报通讯员王守忠 邓洁屹 记者张丽</p>
<p> 如今,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火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p>
<p> 吴桂敏是襄樊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9届的毕业生,今年23岁。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尽管二十多人报名竞争一个岗位,但吴桂敏仍脱颖而出,被录用成为谷城县国税局城区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大学生应早点做好职业规划,确定目标后,一定要给自己足够的自信,并坚持下来。”吴桂敏深有感触地说,她上大学后,结合自己的专业、性格、喜好等,觉得自己适合当一名公务员,于是经常浏览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一直关注公务员考试的信息,提前做了准备。</p>
<p>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开始后,吴桂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谷城县国税局的一个岗位,并参加了笔试。笔试分两个科目,一个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个是《申论》。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量很大,要求在2个小时内完成140个选择题,涉及国家法律法规、历史、时事政治等知识。“这些知识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积累,我们平时都在接触,但需要在考试前系统地理顺。”吴桂敏说,笔试对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要求很高,而面试考查的则是一个人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我想对准备考国家公务员的学弟、学妹们说,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如果真想当一名公务员,就要全力以赴地准备,提前制订好复习计划;其次,平时要多关注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另外,还要在心理上战胜自己,给自己足够的自信心。”吴桂敏说。</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