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30|回复: 0

语文课里出现生物疑题 武汉初中生质疑冯骥才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4 14: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荆楚网--楚天都市报</p>
<p>记者李樵</p>
<p><img src="http://news.cnhubei.com/news/xwhbyw/../ctdsb/ctdsbsgk/ctdsb11/201001/./W020100102285636115920.jpg"></p>
<p>图为:熊勃在和同学一起研究马蜂 记者萧颢摄</p>
<p><img src="http://news.cnhubei.com/news/xwhbyw/../ctdsb/ctdsbsgk/ctdsb11/201001/./W020100102285636113236.jpg"></p>
<p>图为:蜜蜂</p>
<p><img src="http://news.cnhubei.com/news/xwhbyw/../ctdsb/ctdsbsgk/ctdsb11/201001/./W020100102285636272876.jpg"></p>
<p>图为:马蜂</p>
<p>“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这是初一年级语文教材中一篇课文《捅马蜂窝》中的句子。武昌水果湖二中初一(7)班学生熊勃学完这篇课文后,查阅了大量资料,对课文提出了质疑:马蜂蜇人后不一定会死。</p>
<p>A 缘起</p>
<p>语文课文</p>
<p>马蜂蜇了人,自己会死</p>
<p>在湖北教育出版社初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收录着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所写《捅马蜂窝》一文。文中写道,由于少小时好奇心作祟,作者将爷爷家后院的马蜂连窝捅掉,不仅脸上被马蜂蜇出了大疙瘩,后来还在院子里看到了马蜂的尸体。</p>
<p>文中写着:“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p>
<p>这学期开学,初一学生熊勃在学完《捅马蜂窝》这篇课文后,对文中的说法提出了质疑。昨日,熊勃告诉记者:我和家人查阅了大量资料,确信马蜂蜇人后不一定会死亡。</p>
<p>B 质疑</p>
<p>学生熊勃</p>
<p>马蜂不会死,还能当宠物</p>
<p>熊勃对昆虫学很感兴趣。由于自小就随着父母到户外捕捉蜻蜓、蝴蝶等昆虫,熊勃不仅熟知昆虫的生活习性,也善于观察其生理构造。</p>
<p>熊勃的爸爸熊先生曾在中科院武汉分院科技处工作。这位工程师非常支持儿子。熊先生告诉记者,他过去常参加野外考察,也亲手捉过马蜂,马蜂为食肉动物,进攻性非常强,螯针可以反复蜇人。</p>
<p>熊勃6岁时,就看过爸爸将马蜂腹部末端的螯针拔出,父子俩把它当宠物养。“没有了螯针,马蜂就不会蜇人了,但也不会立即死去。”熊勃说。</p>
<p>C 证实</p>
<p>养蜂专家</p>
<p>马蜂蜇人后不会立刻死亡</p>
<p>那么,马蜂蜇人后真的不会立即死亡吗?熊勃的怀疑得到了专家的证实。“大部分蜂类腹部末端有螯针,蜇人时能排出毒液,但蜜蜂和马蜂蜇人后,对其自身的后果有所不同,蜜蜂会立刻死亡,马蜂则不会。”湖北省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总工程师张新军说。</p>
<p>张新军解释,蜜蜂腹部末端的螯针连接着毒腺和内脏器官,针尖端还有几个倒钩,当蜜蜂的毒针蜇人时,小倒钩也牢牢钩住了皮肤,当蜜蜂拔出毒针的瞬间,自身的一部分内脏也被拉了出来,蜜蜂很快就会因此死去。而马蜂的螯针细长且没有倒钩,蜇人后螯针容易拔出,对人实行攻击后能够毫无损伤地抽身逃走,因此可以反复蜇人,蜇人后也不会立刻死亡。</p>
<p>D 回应</p>
<p>教材出版方</p>
<p>将就此完善教师用书的编写</p>
<p>武昌水果湖二中一位语文老师表示,语文课重点讲解课文的字、词、句和篇章结构。“对具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时一般不会投入很多精力。”这位老师说,初中生敢于对书本上的内容提出质疑,这种探究精神值得肯定和提倡。</p>
<p>汉口一所初中学校副校长说,与语文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上,也没有详细介绍马蜂的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由于没有权威的说明,语文老师一般不会主动讲解这方面知识。</p>
<p>记者前日与教材出版方——湖北教育出版社取得了联系。该出版社教材编辑室一名负责人介绍,《捅马蜂窝》这篇课文非常优美,很多外地语文教材都选用了。他表示,将完善相应教师用书的编写,在教师用书中对此做出解释,让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0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