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通讯员 宋剑军</p>
<p> 2009年神龙公司汽车销量突破了27万辆,刷新了该公司年销量历史记录。在骄人的成绩背后,凝聚了神龙公司襄樊工厂维修部门无数的心血与汗水。他们不惧疲劳抢修设备,尽心竭力提高设备产出,为该厂顺利完成年生产目标开辟了道路。</p>
<p> 五天连续奋战,挽救全线1/4的产量</p>
<p> 2009年11月23日,神龙公司襄樊工厂16气阀发动机缸盖生产线有一台加工中心设备突然“瘫痪”。接到故障报告,维修人员立即赶往现场调试、检查、分析设备。他们怀疑从日本进口的加工中心设备B轴定位抱闸与轴之间有干涉。拆解日本高精密的洋设备,此前从来没有人去做过,存在较大的风险。在当时神龙公司提出的“冲刺四季度,跨越26万辆”的巨大产能压力下,该线采取的是11+11的生产模式(即两班倒,每班生产时间为11小时),该加工中心设备每停一天,生产线将少产出1/4的产量,很有可能还会影响神龙公司全年的生产经营大局。</p>
<p> 维修技术团队顶着压力,毅然决定向洋设备开刀。当B轴定位抱闸拆开时,他们发现B轴圆跳动过大,同时传动蜗轮蜗杆传动间隙调整困难。最令人头疼的是B轴支撑轴承为供应商特制轴承,在国内尚没有供货渠道。</p>
<p> 维修技术团队抓紧时间,边干、边摸索、边分析。吊夹具、拆分配器、拆蜗轮蜗杆、打精度,通过连续5天的日夜奋战,维修人员终于将B轴抱闸调至良好状态,在一定范围内放大蜗轮蜗杆的配合间隙,并配合光栅尺的位置检出和锁紧抱闸,消除了故障,满足了生产加工要求。</p>
<p> 优化加工工序,提升设备生产节拍5%</p>
<p> 随着发动机产量的不断刷新,神龙公司襄樊工厂各条生产线都开足了马力。作为发动机加工的主战场——缸盖L2线肩负了每天800件以上的缸盖产量任务,产能的要求容不得设备有一刻喘息的机会。根据分析,该线OP150工序3台加工中心设备节拍长期徘徊在80~85秒之间,超出加工节拍近14%(要求加工节拍为72秒)。</p>
<p> 现场维修部门和工艺部门进行了积极沟通。将缸盖横向油道孔去毛刺工艺从OP150工序分离,重新在线外增设一套去毛刺机构,对节拍、可靠性、实施简洁性等几个方面综合考核和试用,从而提升了OP150工序加工节拍4秒(即整线节拍的5%)。</p>
<p> 修改控制程序,设备启动预热由3小时到5分钟</p>
<p> 冬季气温愈来愈低,给神龙公司襄樊工厂设备带来了不利影响。缸体L2线珩磨机每天通电后都会出现故障而无法启动,操作工需要反复断电重启机床,预热3小时以上,直到故障消失才能开始正常生产。</p>
<p> “如此先进的机床不可能存在如此笨拙的设计,一定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维修技术员每天守候在设备旁细心观察,通过修改控制程序,使液压泵启动后延迟5分钟启动液压伺服系统,从而保证了油箱热油进入比例伺服阀后回流循环达到预热功效。这一举措,成功将以往近3小时反复断电重启工作,缩短为自动程序控制5分钟预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