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记者 刘 惠</p>
<p> “有人在市场上买回死鸡子,回去加工后当野鸡卖!”前不久,记者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樊城区牛首镇黄某加工病死鸡牟利的事,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暗访。</p>
<p> 去年12月22日6时40分,冒着浓雾,记者驱车来到樊城区牛首镇黄某家附近蹲守。20分钟后,一个年龄约40岁、身穿深蓝色丝棉袄棉裤、戴蓝色线帽,中等身材,身上脏兮兮的男子从家中出来,骑上一辆三轮摩托车出门。知情者介绍,此人就是黄某,为人精明。8时许,黄某行至邓城大道时,突然变换车道,由于雾太大,记者跟丢了。</p>
<p> 去年12月26日6时,记者联合4名记者和一名民警,分乘1辆汽车和1辆摩托车再次跟踪。根据分工,记者本人携带一台针孔摄像机,装扮成买野鸡的顾客,并负责录像,其他记者负责跟踪、拍照。途中,黄某两次甩掉记者,5名记者分两拨人到市内几个大市场寻找。</p>
<p> 8时30分,终于在内燃机车厂附近的农贸市场发现了黄某。这时,他的面前放了一只篮子,里面放了二三十只“野鸡”。正在向市民兜售。记者以买野鸡的名义,走近看到,这些剥了皮、去掉鸡头和爪子的死鸡和真的野鸡非常像,难怪不少市民前来购买。记者上前与其攀谈,以4元1斤的价格,花6.8元钱买了1只。后来得知,此死鸡是黄某1元钱1斤买的。黄某对记者一再强调,他的野鸡是从南漳九集收来的,并从身后拿出几根野鸡毛作“证明”。</p>
<p> 当天12时,卖完“野鸡”的黄某来到高新区活禽交易市场,等待“死鸡”到来。16时,收到二三十只死鸡后,黄某返回。记者对此过程进行了录像、拍照。</p>
<p> 18时,接到记者举报,牛首工商所执法人员突然来到黄某的病鸡加工窝点检查。记者现场看到,窝点内污水横流,腥臭难闻。鸡毛、鸡爪子、鸡肠子和剥掉的鸡皮随处可见。地上堆着一堆刚收购回来的死鸡,这些死鸡变成乌黑色。当工商执法人员对这些死鸡的来源和用途进行讯问时,黄某百般抵赖。工商执法人员依法没收了死鸡,并对黄某下达了行政处罚通知书。据工商人员介绍,黄某把死鸡收回后,剥皮去爪削头,然后稍加加工便变成了“野鸡”。</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