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老河口市市长 王世荣</p>
<p> 如果要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画幅示意图的话,那就是一张四维空间图,由长、宽、高和时间四条轴共同确立。这里的长度、宽度是指组织工作的协调发展;高度是指组织工作的发展空间,也就是全面发展;时间是指组织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这条时间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它承载着组织工作的精度和厚度。</p>
<p> 要实现组织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为这个空间注入强劲的动力和巨大的支撑。</p>
<p> 全面,有别于单一。要统筹兼顾,心存大局,顾念整体。坚持开放性思维视野,跳出组织工作谋划发展。以宽广的眼界、宽广的思路、宽广的胸襟总揽全局,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撑起组织工作的发展空间,扩充组织工作的增长极。要做到有的放矢地发展。要拉长、拉宽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新链条。拉长,就是用加法。延伸组织工作的战线,让组织工作的触角渗透到各个角落,与之有机融合。这不仅要求组织工作机制、体制的全面创新,更对组工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拉宽,就是用乘法。融合组织工作的功能。每个环节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基层组织建设、干部工作、调研工作、人才工作是有机的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各自发挥职能,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融入新的元素、寻找新的载体,实现共同推进,产生共鸣效应。</p>
<p> 协调,一是要保持自身协调。比例合理、分布均匀。二是要保持内外协调、通畅。要避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即注意与中心工作的对接、吻合,积极抢占主战场、制高点。同时,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党内资源和社会资源。注重做好上下联动,加强对基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上下结合,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要注重做好内外协作,加强组织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用足“内力”,借助“外力”,共同推进组织工作。推行社会化运作。建立组织工作社会化体系,促进组织工作更加迅速地面对和融入社会,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p>
<p> 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实现发展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增强发展的活力。这关系到组织工作的生命力所在。就是要寻找组织工作长效发展的“空气”、“养分”和“土壤”。</p>
<p> 具体来说,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是人才工作。人才就好比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氧气。结合老河口实际,紧紧围绕全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创建创新团队,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人才促进工程、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等,建设一支创新型、创业型人才集群。依托专业协会、合作社聚集人才。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各类人才培训。开展老河口籍在外杰出人才评选活动,建人才库和人才网,加强对优秀人才的经常性管理,为他们提供服务平台和创业平台。</p>
<p> 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干部队伍。这好比是组织工作发展的“养分”。我们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努力实现老河口快速崛起”为主题,深入开展“我为老河口科学发展建功立业”活动,重点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即百名干部大招商,承接转移促发展;百名干部抓城建,旧城改貌换新颜;百家部门联村组,城乡统筹建新村;百名干部大包案,改善民生促和谐。并把干部在招商引资一线、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城市拆迁建设工程一线、信访稳定一线、新农村建设一线的现实表现作为提拔、重用的依据。</p>
<p> 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基础在基层党组织。这是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土壤”。我们要扭转现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只靠政府推动的现象,依托组织兴家、组织发家,在全市沿边经济带、城乡工业集中区、汉水资源经济走廊选纪洪村、李楼村、苏家河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也同时作为边贸中心党支部、“合作社+村党支部+人才”示范基地、两型乡村建设的试点,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党建和经济发展模式。选派改非干部到非公企业任党建特派员,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