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182|回复: 0

黄晓燕:夫妻搭档,事业见证爱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5 14: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091225/../../../html/ctdsb/20091225/..\..\..\ctdsb\20091225\m_51聚焦襄樊高新区_3.jpg"></p>
<p>图为:黄晓燕近照</p>
<p>通讯员辜昌玉 记者谢东波 特约记者陈茜</p>
<p>创富心语</p>
<p>  “办企业如同经营生活,多年的打拼经历,让我们更深地懂得相互包容和理解,懂得如何坚守。”</p>
<p>——襄樊群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晓燕</p>
<p>一个敢闯敢干,一个文静内敛。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和创业者。</p>
<p>她说,是坚守成就了他们的创业之路,也成就了他们的相濡以沫。</p>
<p>简约的职业装,说话不紧不慢,处理事情干练利落。23日,记者在群龙公司,见到了黄晓燕。</p>
<p>她的企业是“夫妻店”。多年的打拼,让她和丈夫的感情与企业融为了一体。</p>
<p>成立公司是进是守?夫妻意见不一</p>
<p>黄晓燕原是湖北汽车工程学院的一名医生,丈夫岳国生也在这所学校教书。</p>
<p>日子虽然过得舒适,但汽车制造专业出身的岳国生,并不安于做一名大学教师。</p>
<p>1999年,他和黄晓燕注册成立了十堰群龙科贸有限公司,从事汽车项目的研发工作。</p>
<p>做科研项目挑战大,没有连续性且不成规模。怎么把企业做大,形成规模效益?夫妻俩一直在琢磨。</p>
<p>当了解到东风襄樊基地有2个汽车零部件产品,需要厂家来配套时,岳国生做出决定:由研发转向生产,与东风公司配套生产汽车零部件。</p>
<p>但一个严峻的考验摆在他们面前。东风公司要求产品“零库存”,要与其配套就必须将十堰的公司搬到襄樊高新区(原汽车技术产业开发区)。</p>
<p>是留守十堰继续小打小闹,还是转战襄樊重头开始?</p>
<p>夫妻俩的意见有分歧。</p>
<p>  转战襄樊</p>
<p>  艰难时刻相互鼓励</p>
<p>岳国生敢闯敢干,对转战襄樊信心十足。</p>
<p>但黄晓燕的想法很简单:在十堰有车有房有事业,企业搬到襄樊不仅成本巨大,而且还得买设备、跑市场,她不想这样瞎折腾。</p>
<p>“放着好日子不过,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周围人也不理解。</p>
<p>“要干就干大事业!我有技术,肯定能行。”多次争吵之后,岳国生说服了黄晓燕。</p>
<p>2002年,岳国生从十堰来到襄樊东风基地,开始组建襄樊群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在原汽车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支持下,第二年6月,企业正式投产。</p>
<p>但企业开局并不理想。2003年,“非典”横行,加上对市场把握不准,当年企业产值不足200万元。</p>
<p>市场未打开,周转资金不足,银行不肯贷款,2004年,群龙公司遭遇发展瓶颈。</p>
<p>这一次,黄晓燕没有和丈夫争吵。2004年,黄晓燕向单位申请了离职,忍痛卖掉了十堰的房子,将读初中的儿子送回老家,来到襄樊陪伴丈夫。</p>
<p>夫妻俩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困难的时候他们就相互鼓励。</p>
<p>  诚信经营</p>
<p>企业迎来辉煌时刻</p>
<p>摆在夫妻眼前的问题,是怎么把企业盘活。</p>
<p>与东风公司配套,产品质量、信誉和服务至关重要。</p>
<p>为了做好产品质量,他们在企业开展技能比赛,严把每一道工序。同时,建立24小时服务制,哪怕客户凌晨要货,他们也会派人送到。</p>
<p>在技术和产品研发上,群龙公司始终与东风公司保持同步。目前,该公司拥有各类生产及试验仪器设备100余台套,产品有汽车整车电线束、驾驶室悬置翻转等六大类,与东风公司的多款车型配套。</p>
<p>2005年,东风公司在襄樊的发展步伐加快,群龙公司开始迎来批量订单,企业迈向发展快车道。当年,群龙公司的产值超过3000万元。</p>
<p>2007年,在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夫妻俩又在高新区园林路征地50亩,盖起新厂房和办公楼,员工也由当初20多人增至300多人。“我很庆幸我们坚持了下来。”看着眼前的一切,黄晓燕感慨地说。</p>
<p>  成功秘诀</p>
<p>  红脸对黑脸,配合很默契</p>
<p>在同行眼中,他们是成功的夫妻企业家;在亲人和朋友眼中,他们是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p>
<p>一路走来,黄晓燕深有感触地说,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让他们有了今天。</p>
<p>黄晓燕眼中的丈夫,是一个典型的实干家,敢闯敢干,认定的事情绝不轻易放弃。而她自己,则是一个比较内向、不爱张扬的人。</p>
<p>看起来不太登对的个性,多年的打拼经历,却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很有默契。</p>
<p>黄晓燕说,尽管是“夫妻店”,但两人的分工很明确。业务和技术上的事,懂行的丈夫说了算;企业管理方面和生活上的事,由细腻、干练的她说了算。“如果丈夫在开会时发火,我就不会再批评别人;如果我批评管理人员,丈夫一般也不会再‘火上添油’。”黄晓燕说,夫妻两人在经营企业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配合很默契。</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6 20: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