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709|回复: 0

和谐使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5 13: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xfrb.hj.cn/20091225/RB122501_8.jpg"></p>
<p>2009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襄阳区古驿镇考察时,与敖大焕(右一)亲切交谈。 (资料图片)</p>
<p>   记者 高 尧 涂玉国</p>
<p>  41年来,她一直在农村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先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200多起,调处成功率在98%以上。</p>
<p>  在她的调解下,全村41年没有发生一起民事转刑事案件,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该村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平安村”“模范村”。</p>
<p>  她就是襄阳区古驿镇吕镇村党支部副书记、治安调解主任敖大焕。</p>
<p>  今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古驿镇考察时,握住敖大焕的手说:“你为千家万户带来了和谐安宁,我代表党和人民感谢你!”</p>
<p>  “只要群众信得过,我就心满意足了”</p>
<p>  一片丹心献乡邻</p>
<p>  “她解决事儿时不偏谁个,也不向谁个,大家都服她。”12月19日,73岁的尚国喜正要出门,听说记者来采访敖大焕后,脱口而出。</p>
<p>  31年前的秋天,尚国喜的妻子被打后,是敖大焕在调解纠纷; 20年前,他与人发生纠纷被打后,又是敖大焕来调解。</p>
<p>  2003年秋,尚国喜和邻居敖德定因为宅基地问题发生纠纷。他心想,敖德定是敖大焕的本家兄弟,敖大焕调解时肯定会偏袒对方。没想到,敖大焕当场提出以测量数据为准,这让他心里热乎乎的。</p>
<p>  理亏的敖德定拦住敖大焕不让测量。敖大焕只好在当天深夜,只身带着手电筒和卷尺进行测量。第二天,当敖大焕把测量数据念出来后,她的本家兄弟不得不低头认错。</p>
<p>  在吕镇村,像尚国喜这样见证敖大焕调解民事纠纷41年历程的农户,有很多。</p>
<p>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敖大焕两次放弃农村人梦寐以求的招工进城机会时,她就下定决心在农村干一辈子。</p>
<p>  今年59岁的敖大焕,身高171厘米。因为个高能吃苦,1968年春,她在引丹工程开凿清泉沟山洞时,被选为“铁姑娘风钻队”队长,名噪一时,并火线入党。</p>
<p>  不久,襄阳轴承厂到工地招工,听说她的事迹后,点名招她进厂。考虑到离开后“铁姑娘风钻队”要解体,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她放弃了。1970年,她被任命为吕镇村党支部副书记兼调解主任。</p>
<p>  1972年,敖大焕被组织推荐到襄樊建筑公司上班,她再次放弃了。</p>
<p>  对于当初的选择,敖大焕至今无悔地说:“只要群众信得过,我就心满意足了。”</p>
<p>  “只要你把话说透了,理讲足了,群众的气就顺了”</p>
<p>  一腔真情融坚冰</p>
<p>  作为一个村调解主任,敖大焕手中没啥权力,也不是农村“势力大的门头”。但再难解的疙瘩,到了她那儿都会迎刃而解。</p>
<p>  敖大焕有什么“法宝”?她说:“只要你把话说透了,理讲足了,群众的气就顺了,事也就成了。”</p>
<p>  2003年冬季的一场车祸,给今年35岁的高文超留下了永远的伤痛。腊月初八晚上,他搭乘亲戚樊某某的三轮车,从襄樊贩鱼返回时,三轮车倾翻,水箱中滚开的水将他全身多处烫伤,两人因此反目成仇。为了调解两人的纠纷,敖大焕从冬跑到春,四五个月里登两家的门近百次,她的真情终于融化了两人心头的坚冰。 在矛盾调解中,敖大焕经常成为撒气对象,她在背地里抹一把眼泪,转身又去做工作。</p>
<p>  “大焕嬢(注:襄北方言,类似于姑妈、姨妈之类的尊称)对我们太好了,我到现在还觉得对不住她。”谈起敖大焕,28岁的金红胜心有愧疚。今年8月21日,他请五组村民沈明喜为自己刚创办两个月的石膏厂抬设备时,趿拉着拖鞋的沈明喜在厂门口摔伤,导致脾脏被切除,引发纠纷。</p>
<p>  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敖大焕再次在村委会为双方调解时,金红胜的父亲突然冲进来,向她大声吼道:“你知道今天是啥日子?你有儿子吗?”老人一边说,一边用力捶打敖大焕的左臂左肩。</p>
<p>  敖大焕始终没有躲避。突然,她感到左肩一麻,胳膊失去了知觉。她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我为你们两家调解,没有喝过你们一口水,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p>
<p>  看到敖大焕流泪,金红胜觉得鼻子发酸,连忙拉开父亲,跪倒在她面前说:“大焕嬢,我替我老爹向你赔不是了。”</p>
<p>  一周后两家达成协议:由敖大焕担保,金红胜分期赔偿沈明喜2.6万元。</p>
<p>  事后,金红胜觉得对不住敖大焕,便按当地最重的礼仪买了“八样礼”去看她。“没想到,她既不要医药费,也不收我们的礼。”金红胜说。</p>
<p>  正是敖大焕对乡亲们的一腔真情,小到婆媳不和,大到非正常死亡,乃至最高赔偿额达到26万元的纠纷,都被她一一化解。</p>
<p>  “有事说事,有理讲理,谁要动手就先从我身上踩过去”</p>
<p>  一身正气化干戈</p>
<p>  很多激烈冲突即将演变为流血事件时,敖大焕总是挺身而出,化解干戈。她因此被老百姓称为“女大胆”。</p>
<p>  “那次要不是敖书记拦着,不知道今天是个啥结果。”二组村民刘有海回忆说。2005年6月,他请四组村民刘春付拉土筑堰埂时,因为新坝基松动,农用车翻倒将刘春付压在水中致其死亡。</p>
<p>  几天后,因为他拒绝赔偿,刘春付的妻子请来几个人,带着杀猪刀找到家中。早有防备的刘有海也请来几个亲属,准备拼命。</p>
<p>  正在两家准备动手时,气喘吁吁跑来的敖大焕往中间一站,大声喝道:“有事说事,有理讲理,谁要动手就先从我身上踩过去!”</p>
<p>  听到敖大焕的断喝,双方都不敢再上前一步。在她和几名村干部调解下,第二天双方达成协议。</p>
<p>  如果说这样的事儿有惊无险的话,敖大焕空手夺刀的事儿,却是让人想起来就后怕。</p>
<p>  2005年12月的一天,敖大焕正带人分地时,发现一群人挥着刀和铁锹,向另一群扛着铁锹、竹竿的人冲过去。</p>
<p>  “不好,要出事。”敖大焕丢下卷尺就冲向两群人。</p>
<p>  原来,几年前,五组组长丁志强请村民司小年将本组的三四十亩堰塘平整为耕地,并让司小年承包这片耕地,以承包费抵平整费。2005年,组里根据上级精神,要收回这片承包地重新分配。司小年以没有抵完款为由拒交承包地。协商无果,组长带着几个人决定强行分地,结果引发纠纷。</p>
<p>  敖大焕冲进现场,看见司小年手中挥着一把刀,她想也没想,一把抓住司小年的胳膊,将刀硬生生夺下。两群人很快平静下来,一起可能发生的流血事件,转瞬平息。</p>
<p>  等到事情处理完时,敖大焕才感觉手掌一阵阵疼痛,低头一看,发现在夺刀时手掌被划出了几道口子。</p>
<p>  “我们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越是矛盾纠纷冲突最激烈的时候,越是要守住这道防线。”敖大焕说。</p>
<p>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p>
<p>  一门心思保平安</p>
<p>  女人家,女人家,离了女人不成家。</p>
<p>  作为女人家的敖大焕,为了“大家”的安宁和谐,放下了太多的“小家”责任。</p>
<p>  2000年秋季的一天下午,敖大焕带着两岁零四个月的孙子邵博聪,正在地里除草时,有人跑来反映:五组丁某和张某两家因为孩子之间的矛盾引发争吵,正要打架!</p>
<p>  “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引发流血事件!”敖大焕一听,顾不上坐在田头的孙子,转身便跑。因为及时赶回,她制止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斗殴。等到她调解完纠纷后,才想起孙子还在地头,此时,天都黑了。</p>
<p>  “只要听说哪儿发生了纠纷,她啥都不顾了。”长年有病却很少被妻子照料的丈夫邵义忠对敖大焕有着更深的了解。</p>
<p>  2005年5月,在古驿镇开照相馆的陈某和邻居徐某为建房的事发生激烈冲突。当时,敖大焕88岁的母亲卧病在床,小孙子在生病,她也得了重感冒。</p>
<p>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敖大焕听说后,当即强撑着病体赶到现场调解。然后在两家“泡”了4天时间,终于化解纷争。没想到,两天后母亲就去世了。</p>
<p>  回忆往事,敖大焕低下头喃喃地说:“都怪自己没有照顾好,不然,我妈可能会多活几年。”</p>
<p>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敖大焕用心耕耘,收获了一串荣誉:从1985起连续24年被省、市、区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员”、“优秀调委会主任”,先后被授予襄樊市“十大平安卫士”、“感动襄樊人物”等荣誉称号。</p>
<p>  在记者结束采访时,谈起未来的打算,敖大焕动情地说:“虽然我已是奔六十的人了,只要群众相信我,我还能干十年、二十年!”</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6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