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984|回复: 6

[转帖] 感动了无数人的93岁的老人静静的走了【震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6 11: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的老人白芳礼。这不是神话:这位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 <BR>从1993年到1998年,老人资助了红光中学的200多名藏族学生,月月给他们补助,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BR>   <BR>  白芳礼倾尽所能地把他的光和热洒向了众多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学生们从他那里获得的感动和成长,让他收获了无上的幸福。  <BR>   <BR>  老人忘不了那一年他到南开大学给贫困学生捐款的一幕。当时,学校要派车去接他,他说不用了,把省下的汽油钱给穷孩子买书。他自个儿蹬三轮到了学校。捐赠仪式上,老师把这个事一讲,台下一片哭声。许多学生上台从老人那里接过资助的钱时,双手都在发抖。 <BR>一位来自新疆地区的贫困学生,功课优秀,没毕业就被天津一家大公司看中,拟以高薪聘用。这一天,他走上台激动地说:“我从白爷爷身上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和力量。我正式向学校、也向白爷爷表示:毕业后我不留天津,要回到目前还贫困的家乡,以白爷爷的精神去为改变家乡面貌做贡献!”他深深地向白芳礼老人鞠了一躬。全场掌声雷动。老人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BR>   <BR>  事后,老人对他的老友说:“我过得是苦,挣来的每一块钱都不容易。可我心里是舒畅的。看到大学生们能从我做的这一点点小事上唤起一份报国心,我高兴啊!”  <BR>   <BR>  这些年得到白芳礼捐助的大学、中学、小学以及教育基金等单位达30家之多。老人捐钱从不图回报,许多得到他帮助的学生并不知道他的姓名。他的快乐和幸福来自他那一颗太阳的心!</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1: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坚守着自己心中的追求,就像战士坚守着战斗的高地 <BR>   <BR>  1994年,白芳礼81岁。这一天,他把整整一个寒冬挣来的3000元辛苦钱交给一所学校后,校领导说代表全校300名贫困生向他致敬。这话触动了他:现今缺钱上学的孩子这么多,光靠我一个人蹬三轮车挣来的钱救不了几个娃呀!  <BR>   <BR>  他琢磨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把儿女家的门敲开了:“我准备把你们妈和我留下的那两间老屋给卖了,再贷点款办个公司,赚钱支教。” <BR>   <BR>  不多几天,在紧靠天津火车站的一块小地盘上,出现了一个7平方米的小售货亭,里面摆着一些糕点烟酒等,当头挂着一块牌子——“白芳礼支教公司”。他对受雇的员工宣布:“我们挣来的钱姓‘教育’,每月结算,月月上交。”  <BR>   <BR>  小售货亭让白芳礼增加了不少支教的财力,却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蹬三轮的生活。他把售货亭交给伙计打理,自己照样天天出车拉活。他说:“我出一天车总能挣回二三十块钱,可以供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  <BR>   <BR>  为了在车站前拉活方便,他索性挨着亭子搭了个3平方米的小铁皮棚子,里面用砖头搭了一块木板算是“床”,棚顶上的接缝处露着一道道青天。夏天,棚里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冬天,放杯水可以冻成冰坨子。白芳礼就在这里面住了整整5年。 <BR>   <BR>  “这老爷子怎么像个没家的人……”老人的儿女一直承受着某种误解的压力,他们对父亲有些埋怨。蹬着三轮闯荡了一辈子的白芳礼,骨子里有一种大义与胸怀,国家与社会在他心目中有头号的位置。他对儿女们说:“我现在是有国无家,为了能给孩子们多挣钱,累点苦点都没啥. <BR>   <BR>  白芳礼像一个坚守战斗高地的战士一样坚守着他的追求。  <BR>   <BR>  然而,终于在那一天他感到了无奈。1999年,天津火车站进行整顿,所有商亭一律被拆除。望着转眼工夫被拆成一堆垃圾的“白芳礼支教公司”,老人哭了。他老了,腿脚没劲了,以后还指望用什么挣钱给孩子们读书呢? <BR>   <BR>  那年冬天,老人蜷缩在车站附近一个自行车棚里,硬是给人家看了3个月的自行车,每天把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的钱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饭盒里,等存满500元时,他揣上饭盒,蹬上车,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来到了天津耀华中学。人们看到,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身上已经被雪浸湿。他向学校的老师递上饭盒里的500元钱,说了一句:“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 <BR><BR>当白芳礼患病的消息传出,一批又一批学校的学生来到他的身边。他望着孩子们,泪水一个劲儿地流:“孩子们,等我病好了,我还要蹬三轮挣钱资助你们读书!”  <BR>   <BR> 然而,老人再也不能实现他的愿望了。他像流星一样划过,但却让自己燃烧着,给世界留下了最后的光芒……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1: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芳礼从74岁开始蹬三轮助学支教的,按照中国的说话七十古来稀,是个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然而他并没有去享受这种“天伦之乐”,却在享受另一种人生的快乐:用三轮车托起支教丰碑。白芳礼老人说:“我过得是苦,可我的心里是舒畅的!”看到自己捐的钱能化为孩子们读书的甘露,他便有了无上的幸福。  <BR><BR>  这位“感动中国”的老人走完人生之路之前,一直是捉襟见肘,因为他蹬三轮车只要积攒到几百元钱就会捐出。如果用钱的数量来衡量老人是否富有,应该说老人很穷,但老人一直过得很充实,有几人称得上是能“感动中国”的人?因此说,老人又是很富有的。  <BR><BR>  说起贫穷与富有,自然想起这样的报道,在日前结束的北京商务车展上,山西煤窑主组成的“大款团”5天内买了80辆豪华车,两辆超过600万元的顶级名车,世爵和迈巴赫都是被他们用立即付账的方式直接开走的。煤窑主们还顺便照顾了一下北京最贵的楼盘“观湖国际”的生意,那里最便宜的一套房也在160万元以上,他们一口气就买走了几十套(9月21日《北京晨报》)。其实在这之前,《 沈阳晚报》还报道了山西煤矿老板集体摆阔,狂购20辆悍马汽车。20辆加长悍马越野车就是8000万元。我一直关注这些山西煤矿老板的报道,只可惜我一次也没有看到他们慷慨解囊,帮助穷人的报道。  <BR><BR>  我一点也不仇富,我敬仰那些白手起家有社会良知的富人。金钱是可爱的,如果它放在一个优雅而有爱心的人手里,它又是可敬的。人所获取的财富,尽管主要是其努力的结果,但归根结底来之于社会,因而一个人财富愈多,也就愈应更多地“回馈”社会。 在我工作的潮州是著名的侨乡,就有许多富有而有爱心的华侨,比如李嘉诚、陈伟南、谢惠如等,这些华侨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是慷慨解囊,百万千万地捐,光李嘉诚先生在潮州就捐资建了170多幢学校。中国的富人真论财富还无法和发达国家的大款相提并论,与李嘉诚这些华侨同样是无法相提并论。然而,中国富人的奢侈消费却超前了好几步。我听过李嘉诚、陈伟南、谢惠如等华侨的许多故事,他们自己花钱小心翼翼,且非常小气,但给社会捐款则争先恐后,却总是慷慨大方。中国的许多富人只用财富界定自己的地位,缺少的却是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缺少的是比尔盖茨、李嘉诚这些富人的胸怀和爱心。  <BR><BR>  白芳礼老人不是腰缠万贯的富人,但他踩着三轮车,用汗水换来的35万元钱,却资助了300多名贫困生。35万元虽然抵不过山西矿主顶级名车世爵的一个车轮,但这是白芳礼老人十多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全部精神生活,这种可贵的精神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BR><BR>  “这是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确实地说,老人的精神感动了绝大多数中国人,但还没有感动一些富人,他们可以一掷千金地铺张浪费、斗富,但却舍不得捐一分款来资助社会上的穷人,甚至连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纳税都可逃避。这样的人再富有,也让我们所鄙视。白芳礼老人虽然捐赠得一无所有,但留给我们的却是很多很多。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6 12: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中</P>
<>。。。。。。。</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2: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我都没有转贴子了~!</P>
<>这个故事太感人了~</P>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6 12: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动了………</P>
<>都说不出话来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6 12: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些有钱的富人都能</P>
<>多一点点的同情心</P>
<>对社会多一点点爱心</P>
<>该有多好呀</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8 13: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