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206|回复: 1

聂海胜婉拒家乡物质馈赠 建议领导赠给需要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3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5/10/24/nc051024018.jpg"></P>
< align=center><SUB><FONT color=#00007b>聂海胜与家乡领导 慰问金建希望小学 捐物品送孤寡老人</FONT></SUB> </P>
<>  “我有一个心愿!”21日上午,在北京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面对前来慰问的襄樊市领导,航天英雄聂海胜面色凝重,第一次向家乡领导提了个“要求”:“把家乡党委、政府对我的关爱给予更需要帮助的人!”
<>  聂海胜乘坐神六飞船成功飞天,家乡人民倍感骄傲和自豪。省委、省政府以及襄樊、枣阳市委、市政府都先后到聂妈妈家慰问,并送去慰问金和一些物品。一些企业也向聂家捐款、捐物。
<>  家乡人民的关怀和热情让聂海胜倍受感动,更心生不安。他对襄樊市领导表示,自己的收入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希望社会各界不要再向其家人捐款、捐物。
<P>  聂海胜提出,将各级政府和企业送来的慰问金,用来在当地最贫困、最边远的乡村建一所小学,让更多贫苦家庭的孩子能够上学;社会各界捐赠的物品,全部捐赠给家乡福利院的孤寡老人。
<P>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襄樊市委书记田承忠现场要求随行的有关负责人,按照海胜的心愿,尽快做好有关工作。
<P>  聂海胜如释重负,高兴地笑了。  本报记者 张进 通讯员 杨戈
<P>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P>
<P>相关社评:</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85%"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height=25>
<P ><STRONG><FONT color=#0000ff>据报道,“我有一个心愿!”在北京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面对前来慰问的襄樊市领导,航天英雄聂海胜面色凝重,第一次向家乡领导提了个“要求”:“把家乡党委、政府对我的关爱给予更需要帮助的人!”(新闻详见本报今日17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封建社会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新社会应当摈弃的社会观念。可是,从近来“神六”两位航天英雄及其家人从社会各界尤其是英雄家乡政府那获得的空前礼遇来看,可以说这种现象不但没有绝迹,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苗头——</FONT></STRONG></P>
<P >你看,襄樊市妇联给聂海胜的母亲颁发“英雄妈妈”称号,昆山市政府就给费俊龙家颁发“英雄之家”称号;昆山市政府给费家赠送一套价值百万元的别墅、举行庆功文艺会,襄樊市政府就在枣阳市区奖励聂海胜一套房子,解决聂海胜母亲的终身医疗护理费用,解决聂海胜之弟聂新胜的工作,修建聂海胜家乡所在村级道路……真有点当年“石崇与王恺斗富”的味道。</P>
<P >英雄比常人付出得多,多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回报,是应该的。但是这种动辄百万以上的赠送,就有点不正常了,更不用说千里迢迢跑到北京去慰问……好在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是偶然的,发言就是不同凡响———面对前来慰问的襄樊市领导,聂海胜面色凝重,第一次向家乡领导提了个“要求”:“把家乡党委、政府对我的关爱给予更需要帮助的人!”英雄聂海胜说出了心里话:家乡领导啊,我已功成名就,何需锦上添花?房子够住就行,何必非要别墅?您作为一地的行政长官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放下手头的紧要工作,其意义哪里比得上雪中送炭———赠送我的钱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去解决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不是更好吗?比如下岗职工、失学儿童、受病患折磨的病人……尽管这是英雄聂海胜对家乡领导的心里话,同时也应该看作英雄对领导的委婉批评和善意提醒:我们这个社会还不够和谐,还有很多父母为生计犯愁,还有很多孩子已经失学或面临失学……锦上添花固然很好,雪中送炭不是一个领导更该做的吗?真希望所有领导,尤其是那些不顾民生疾苦一心靠英雄为自己脸上贴金的领导,以及那些慷公家之慨谋个人之私的领导,牢牢记住这句英雄的忠告,并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平时的工作中去。只有实现英雄这个不算苛刻的心愿,才是对英雄最好的慰问,才是给英雄送上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P>
<P >(王伟)</P></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10><BR><BR>
<HR >
</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align=right height=30>责编:<FONT color=#0066cc> 韦怡 </FONT>;作者:<FONT color=#0066cc> 王伟 </FONT>;来源: <FONT color=#0066cc>新桂网-当代生活报 </FONT>;时间:<I> <FONT color=#0066cc>2005-10-25 06:31:54 </FONT></I></TD></TR></TABLE></P>
<P align=center><FONT style="LINE-HEIGHT: 150%" size=3><B>从聂海胜婉拒家乡馈赠想到的</B></FONT></P>
<P align=left>
<TABLE width="100%">

<TR>
<TD>    聂海胜乘坐神六飞船成功飞天,家乡人民倍感骄傲和自豪。省委、省政府以及襄樊、枣阳市委、市政府都先后到聂妈妈家慰问,并送去慰问金和一些物品。一些企业也向聂家捐款、捐物。“我有一个心愿!”21日上午,在北京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面对前来慰问的襄樊市领导,航天英雄聂海胜面色凝重,第一次向家乡领导提了个“要求”:“把家乡党委、政府对我的关爱给予更需要帮助的人!”(据《楚天都市报》报道)
<P>    作为一个地方,能出现一位航天英雄,不用主是当地的自豪和骄傲。各级党政组织用馈赠的形式向英雄表示情意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说句不中听的话。我对聂海胜家乡各级组织的这种馈赠活动无法感动,也不会叫好。
<P>    有句古话说:“雪中送炭真君子,锦上添花是小人”。从媒体的报道中看出,聂海胜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颇为困难,是需要有人给其在物质方面以必要关爱的。如果在他还没有飞上天之前,家乡的各级党政组织如若能给其家里必要的生活关照和经济资助的话,即便是假如他最后没有被批准登天,那才是真正的对一位航天战士的真情关爱,是“雪中送炭”的真君子;如今,聂海胜一举成名,当他成为一名航天英雄后,接踵而来的这种物质上的馈赠,不论其馈赠者的初衷如何,总会给旁观者有一种“锦上添花”式的趋炎附势之举。有巴结英雄的感觉在内。就说为“神六”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群体们,有多少人在幕后默默无闻地工作,包括那些没有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们,为什么没有人去为他们送上必要的关爱和物质馈赠呢?而偏偏看中的是聂海胜?这里面有几份真情在内呢?
<P>    恕我直言,这种表面上对航天英雄的关爱里面,也夹杂着一定的个人用意在内。如果说这种馈赠是家乡民间自发性组织的,则另当别论。这种由官方出现的馈赠形式,就不得不让人生发出其他想法:一种是时髦的“追星”因素在作祟。当聂海胜成为英雄后,不用说已经成为一颗明星。家乡的领导在向他进行馈赠的同时,也向这位明星套近乎了。这是他们的一种个人愿望,在和英雄接近的同时,他们自身的身价也提高了;另一种是向英雄馈赠,不用说是各级领导的一种政绩,当他们向英雄馈赠之后,这一活动,就成了他们向人们炫耀的政治资本,在他的任职内,曾向航天英雄聂海胜馈赠过什么?说实在一点,当聂海胜成名后,物质生活方面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家乡的领导对聂海胜的这种关怀,精神是可贵的,却也是大可不必的。
<P>    因而,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聂海胜的婉言谢绝是个明智之举。把这笔钱用到其他地方,或许更为重要,更为实际一点。仅此一点,聂海胜的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赞许。
<P>    </P></TD></TR>
<TR>
<TD  align=left>来源:中国法院网</TD></TR>
<TR>
<TD  align=right>编辑:崔真平</TD></TR></TABLE></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聂海胜的“要求”是对所有领导的提醒</STRONG>
<><EM><U>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02:18 舜网-济南时报</U></EM>
<>  “我有一个心愿!”在北京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面对前来慰问的襄樊市领导,航天英雄聂海胜面色凝重,向家乡领导提了个“要求”:“把家乡党委、政府对我的关爱给予更需要帮助的人!”(10月24日《楚天都市报》)</P>
<>  读过新闻,一股深深的感动涌上心头——聂海胜显然无愧于网友们为他写下的那些赞美之词。然而我更希望聂海胜提“要求”的时候,专门前去慰问的当地领导会感到难堪。可是,单从报道中配发的照片看来,满脸笑容的领导似乎并未有此感觉。</P>
<>  其实,我更愿意将海胜的“要求”看成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他所提醒的不是个别现象,而几乎是一种普遍的政府行为。如今是流行“赢者通吃”潜规则的,不客气地说,很多时候,政府也是这一潜规则的狂热推动者和践行者。某些领导愿意在“赢者”功成名就的时候,一厢情愿并且一意孤行地把“政府的关爱”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即刻奉上——仿佛对方的“军功章”也有本地政府的一半,对方的荣誉与本地政府一贯以来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或者,不立即向对方及对方家庭“表示”一下“关爱”,就彰显不出本地政府的爱民如子以及彼时彼刻的高兴心情。</P>
<>  远的不谈,就拿“神六”诞生的两名航天英雄来说,两地家乡政府在表达“政府的关爱”上就非常“有得一拼”:襄樊市妇联给聂海胜的母亲授予“英雄妈妈”称号,昆山市政府就给费俊龙家授予“英雄之家”称号;昆山市政府表示给费家赠送一套价值百万元的别墅,襄樊方面则表示要在枣阳市区奖励聂海胜一套房子、解决聂海胜母亲的终身医疗护理费用、解决聂海胜之弟聂新胜的工作、修建聂海胜家乡所在村级道路……</P>
<P>  与家乡政府忙不迭地表示“政府的关爱”相反,航天英雄及他们的家人表现得都非常令人钦佩。可是,这与其说是英雄的可贵,不如说是政府的可悲。政府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政府的财政来自于人民的纳税,政府在奖励“赢者”时往往也打着“代表人民”的旗号,可是,又有多少针对“赢者”的“关爱”,事先经过了人民的首肯呢?政府奉送奖励时所代表的“人民”里,又有多少其实更需要“政府的关爱”?</P>
<P>  在“赢者通吃”的社会潜规则下,任何人一旦成为“赢者”,他其实已经不缺少或者说不急需“政府的关爱”。政府当然可以对之表示祝贺,但却完全没有必要采用关爱社会弱势者的方式——这话其实也不准确,一些地方政府在关爱“赢者”时极其大方,在关爱弱势群体时反而鲜有真内容。</P>
<P>  有限的“政府的关爱”,不该是“锦上之花”,而应是“雪中之炭”;“政府的关爱”最有价值的表达方式,是把它送给那些最需要被“关爱”的人。(舒圣祥)</P>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0 06: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