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52|回复: 0

成语、词句中的古今不同含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0 14: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宋国昌</p>
<p>  生活中,我们口里经常吐出的贬义词或成语,刚问世时其原义并非如此,而是具有褒义。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原本褒义的词或成语,人们逐渐赋予其以贬义。</p>
<p>  “五毒”原来是良药</p>
<p>  “五毒”,为现代人所深恶痛绝。但“五毒”到底指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p>
<p>  真正意义上的“五毒”,是指主治外伤的五种药性猛烈的良药,即“石胆、丹砂、雄黄、喾石、慈石”。一般认为,“五毒”本身并非都有剧毒,而是五种药材通过加工后合成,其药性就极其毒烈。“五毒”之名虽面目狰狞,但却有救人性命的效能,焉能冠之于恶名?</p>
<p>  “吹牛”原只为渡河</p>
<p>  “吹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指夸口、说大话的意思,可它最早的意思却与浮夸无关。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初编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扎好口后连接成筏,作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连,可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于战争,并获大捷。当年,忽必烈率大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们杀死牛羊,塞其肛门,“令革囊以济”,渡江进入丽江地区,并大败大理守军。现在昆明著名的大观楼上的长联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这个典故。</p>
<p>  关于吹牛,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它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有关。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看重的财产是牛马,因此,人们聚在一起总喜欢谈论自己的牛马,其中就难免有夸大的成分。日久天长,“吹牛”之说流传开来,有了夸口、说大话的意思。</p>
<p>  我国不少地方的方言中,把“吹牛”当作聊天、拉家常的意思,与夸口、说大话完全无关。</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1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