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29|回复: 0

25岁青年为还人情债携运冰毒1.7公斤受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3 10: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news.cnhubei.com/news/xwhbyw/../ctdsb/ctdsbsgk/ctdsb10/201011/./W020101122294794386195.jpg"></p>
<p>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余皓 实习生张琳丽 洪纲 姚丽圆)“运毒数量大,一旦流入社会危害极大,但鉴于其认罪态度好,建议法庭判其无期徒刑以上……”上周五,武汉中院庭审一起涉嫌运输冰毒案,随着检控官庄严的陈词,站于被告席上的年轻男子流下泪水。</p>
<p>年轻男子姓叶,今年25岁,蕲春人。今年3月31日,在广东东莞打工的他携冰毒乘长途客车回武汉,于上午8时车从京港澳高速拐上青郑高速收费站口时,被治安民警拦车盘检。民警从叶某所携黑色电脑包内,搜出冰毒1738.10克。</p>
<p>毒检鉴定显示,叶所携带冰毒甲基苯丙胺含量高达80.77%。</p>
<p>当日法庭上,身材矮小的叶某供述自己的运毒动机,“只为还一笔人情债”。叶说,6年前自己生意陷于窘境,董某慷慨拿出2万元帮他渡过难关,“案发前,董某找到我交给我这包东西,我已经怀疑是毒品,但想到欠董哥的人情,我怀着侥幸答应帮他……”</p>
<p>辩护律师表示,叶并未对运毒表示否认,更因其是为“还人情”犯罪,主观恶性不大,可考虑从轻处罚。此案未当庭宣判。</p>
<p>资料链接:冰毒</p>
<p>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其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甲基苯丙胺药用为片剂,作为毒品用时多为粉末,也有液体与丸剂,时下多被毒品制作者用于制造麻果。</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7-27 19: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