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04|回复: 0

寻访老河口老街感受青砖石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2 15: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楚天都市报讯 太平街</p>
<p>年画雕刻</p>
<p>两仪街</p>
<p>书院</p>
<p>文/图 行者  </p>
<p>    </p>
<p>旧城里散存的老房子是一种诱惑,浸润在青石砖瓦间的古风民俗让人陶醉。早就听闻老河口有“小汉口”之称,这里的老人、老街有太多的故事让你听不完、看不够。11月6日,网友“锦绣古郡”“行者”“艾子”踏上了这座鄂北古城,沿着北城狭窄的街巷开始了寻访之旅。</p>
<p>听蕉书屋</p>
<p>在巡司街口一堵没有雨檐的门楼上,艰难地辨认出“听蕉书院”四个斑驳大字,不觉走进院落。</p>
<p>初秋灰色的天空下,老院满眼凋敝,丛生的荒草里,一栋高大的两层砖楼默立中央。顺着甬道拐弯,我找到砖楼的正门。</p>
<p>砖楼坐南朝北,南北轴线两侧分列等高的厢房,北头一排红砖房截断了书院通往临江小街的大门,无檐的牌楼应该是书院早先的侧门,明显的外来式样区别于小城传统的大户民居。</p>
<p>书院的门礅与石阶保存完好,黑白两色卵石铺就的甬道虽半没在土里,却依然透露着旧时主人雅致的情怀。甬道尽头通向巍峨主楼正厅的大门,门框弧角规整流畅,保留着百年前的南洋遗韵。浓郁的粤地风格,加上听蕉的提示,依稀可见当年浪迹天涯的旅人正隔着迢迢乡关,怀念那南国的雨声。</p>
<p>老街</p>
<p>放下茶杯从湖边一侧身就进了两仪街,大概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之意吧!市民生活闲散,打牌、遛鸟、晒太阳、聊天,各得其所,看到拿相机的陌生人走过并不忸怩。</p>
<p>街上的房子都是一两层,每一幢都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透过天井可以看到正方形、长方形、八边形等各种形状的天空。据说,当年这街上有过福音堂、洋行、药店、票号,这些昔日的繁荣都拜汉江所赐。</p>
<p>与两仪街成曲尺状的是太平街,太平街表达了人们希冀太平的美好愿望。街道整洁,一溜的平房近一里长。有些房子有人居住,也有些空荡荡的,了无一人。</p>
<p>据史料记载,太平街是最典型的专卖一条街,满街都是卖山货的,商号挨着商号,较有名气的商行有“隆兴”“万昌”“义诚”“同顺”等字号。这条街50多年来没改造,是老街区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条街。</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7-27 23: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