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46|回复: 0

襄樊十中: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10: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特约记者贾金云 本报记者朱雪晴</p>
<p>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1969年建校,迄今已逾40个年头。</p>
<p>这是一所尚显单薄的学校,历经沉浮,也曾陷入薄弱学校的泥潭。</p>
<p>这是一所朝气蓬勃、生机无限的学校。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市政府实施薄弱学校改造以来,她快步从薄弱学校的阴影中走出来,学校的硬件、软件建设都跃上新台阶……“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襄樊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一级教师占教师总数一半以上,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襄樊名师2人……一项项荣誉、一组组数据让人们对她刮目相看。</p>
<p>这所迸发出越来越蓬勃朝气和越来越强大实力的学校,就是坐落在襄樊虎头山北、汉水之南的襄樊十中。</p>
<p>十中实行“无条件”、“无门槛”招生,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温家宝总理说:“平民素质关系到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因此,平民教育就是素质教育。”</p>
<p>由于地处城郊,曾几何时,十中的学生几乎全部是失地农民和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素质普遍偏低。怎样让这些“起跑线上”落后了的孩子们迎头赶上?这成了十中校长刘克永苦苦思索的问题。</p>
<p>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因此,平民教育就是素质教育。”</p>
<p>温总理的话为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果断决策:让十中的学生读平民书,说平民话,做平民事,过平民生活。用平民的朴实和执着,努力成为“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平民教育”不是口号。他们决定:面向社会实行“无条件”、“无门槛”招生,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2009年9月份,一个小女孩的姨妈来办转学。例行摸底考试后,分管小学部的吴厚珍副校长吓了一跳——这孩子的基础知识竟比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还差很多!</p>
<p>原来,孩子的爸爸早已离家出走,妈妈跟着姨妈做点小生意,一直把她寄养在乡下亲戚家……收下基础这样差的孩子,毫无疑问会影响教学质量。按常理,这样的孩子不属于招生范围,完全可以拒之门外;可如果不接收,孩子又得回到乡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怎么办?吴厚珍副校长迅速地做着换位思考:假如这是我的孩子?假如我就是这个孩子……</p>
<p>想到这里,她找来三年级班主任做思想工作,班主任愉快地把孩子领进了教室。从那以后,隔三差五的,她会把孩子请到办公室,给她补补课,鼓励鼓励她。看着孩子一天天灿烂起来的笑脸,吴副校长感到特别欣慰。</p>
<p>综合教学楼高大气派,教室窗明几净,实验室等功能齐全。十中的领导心里装满孩子,十中的孩子们享受到的是很多市中心学校的孩子们都享受不到的教育资源。</p>
<p>为了让十中的孩子和热点学校的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资源,2009年暑假,学校借着全市薄弱学校改造的东风,争取到政府投入的150万元资金,改造了微机室、电子备课室……</p>
<p>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康明斯公司有资助教育的意向,他们立刻请有关领导牵线搭桥,争取到了十万元的经费赞助。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p>
<p>去年6月,学校投入近2万元,添置了校园监控系统,“电子警察”有力地保卫了校园安全。今年3月,学校新增设了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国际国内新闻、校园新闻、温馨提示等……</p>
<p>教学条件的改善,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p>
<p>在537路公交车上,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从学校到荆州街,15分钟的车程孩子每天要跑两个来回。按说,这孩子应在荆州街附近的小学上学呀,怎么会舍近求远呢?一打听才知道,孩子的家从檀溪搬到荆州街了。而孩子和他父母都认为,尽管路程远点,但十中环境好,老师好,又是小班额教学,跟“热点学校”比,优势是显而易见的。</p>
<p>平民不是平庸。襄城区教育局局长张永成认为,改变薄弱学校关键在人。他们调用省级骨干教师,为十中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增强软实力。</p>
<p>平民绝不等于平庸,平民教育更要追求优质教育。</p>
<p>襄城区教育局局长张永成认为,扶持弱校,人才是第一要素。为此,他们将热点学校的省级骨干教师、襄樊名师王艳红、吴厚珍选派到十中主抓教学,使十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p>
<p>十中校长刘克永说,要彻底摘掉“薄弱”帽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来抓。他经常和青年教师交心谈心,鼓励和引导年轻教师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p>
<p>在教学上,学校提出了教学“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p>
<p>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后劲和源泉,去年以来,十中教师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中学部王艳红论文获国家级奖励;黄万江老师获得湖北省说课一等奖;黄万江和刘静老师获襄樊市说课一等奖;袁冬云老师获湖北省黄鹤美育节襄樊赛区论文二等奖和美术优秀课三等奖,张娅莉老师获音乐优秀课三等奖;杨芳老师获得襄城区小教学选拔赛第一名;小学语文组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被市教科所评为优秀课题;吴厚珍和黄敏两位老师的科研论文获全市一等奖;张林等五位老师获全市三等奖。全国骨干班主任吴厚珍也将带领十中教师展开国家级课题“班主任专业化”研究……</p>
<p>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朴实而又执着的追求,引领孩子做最好的自己。</p>
<p>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这是十中朴实而又执着的追求。</p>
<p>学校始终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绿洲。</p>
<p>2009年,小学部举行了大队委竞选活动,大队部进行了升旗仪式改革,争当“光荣升旗手活动”在各班开展的有声有色。国庆前夕,小学举行了“童心颂祖国”活动……</p>
<p>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素质。“向网吧告别仪式”、“感恩母亲”、“垃圾不落地”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今年3月12日,小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特殊的寒假作业:包饺子、剪窗花、写春联、时装秀……</p>
<p>学校召开春秋两季运动会,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组织拔河赛、排球赛、篮球赛等;每天下午第三节开展户外活动…….</p>
<p>他们创新学生评价机制。除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外,又新增添了“劳动星”、“文艺星”、“友爱星”、“进步星”、“体育星”的评选名额,让每个孩子都来做最好的自己。今年6月,襄城区“爱湖北爱家乡”演讲会上,十中五年级学生任秋池以高分获得了小学组第一名,初中部选手牛璐获得第二名。在2010年省、市重点高中第一批招生考试中,十中参加考试的学生全部超过最低控制线。</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8-12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