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萧雨林</p>
<p> 近日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馅饼惹祸》的故事:一天,在瑞典的南方小镇隆德,有位年轻人到警察局报案,说有人偷走了他心爱的长号。值班的警察随口对他说,如想尽快找回长号,就请破案后买些馅饼送来。这馅饼,其实就是一种瑞典风味的三明治,瑞典人习惯在喜庆的时候买些来与朋友分享。</p>
<p> 年轻人爽快地答应了。办案警察们得知有馅饼在等着,加快了办案速度,很快追回了长号。不过,警察们并没有去取馅饼。在破案那天的清晨,他们为一位同事的调离举行了欢送会,已经吃了足够多的馅饼。但事情并没有结束。有人知道此事后,向法院起诉那位索要馅饼的警官,说这违犯了警察职业的规定,尽管吃馅饼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结果,这位干了38年的老警察,被判超越了警察局的“厨房限定”(不能接受请客送礼),扣罚8天工资。</p>
<p> 小小的馅饼却引发了这样的后果,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一直以来,请部门办事需要请客、送礼同样是我们约定俗成的惯例,请客送礼了,事情就会办得快些、顺利些。但这礼绝不可能是一堆廉价的馅饼,至少得是价值数百甚至上千的好烟、好茶、好酒。对此,收礼的人已经习以为常,觉得收这类“小东西”根本不算什么,更不可能会因此“惹祸”。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为群众服务是职责所在,即使收取小小的馅饼也是腐败。</p>
<p> 让人欣慰的是,这种不良的现象正逐渐被打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民众对公权的监督意识正日益觉醒,“天价烟”等一系列事件都是网络监督和举报的结果。另外,全民监督也正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如近日哈尔滨市向全党发出“公开信”,请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对党员干部春节期间是否接受请客送礼进行监督。不管效果如何,这至少表明了地方政府想要遏制不良风气的态度。</p>
<p> 每逢岁末年关至,最是请客送礼时。希望那些在职能部门工作的人年关时一定要把好关,如果索要“馅饼”,也很可能要“惹祸”的。</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