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枣阳一农民在承揽的农田旋耕土地时,不幸翻车把自己压死。襄樊中院近日二审后,判决驳回死者亲属的上诉,维持“枣阳法院判决由受益方支付死者亲属经济补偿5000元的意见”。</p>
<p> 2009年6月2日上午,枣阳市熊集镇段营村农民曾某、褚某像往年一样请本村吴某的旋耕机耕地。吴某认为自己已具备驾驶农机具经营资格,便未请他人代驾该旋耕机,自己驾车来到指定的地点旋耕作业。不料,吴某在驾车旋耕土地时意外发生,他本人连同旋耕机翻到田边。待附近村民发现后,吴某已因旋耕机压住致机械性窒息死亡。经村委会出面调解,曾某、褚某当天与死者的亲属达成调解协议,曾某、褚某暂时付安葬费2万元。后因其他赔偿双方未能协商一致,吴某的亲属将曾某、褚某告上法庭。</p>
<p> 枣阳法院审理认为,曾某、褚某请吴某耕地,并支付报酬,双方属承揽合同关系。吴某在作业中因自身操作不当,造成其死亡的后果,应由其自己承担相应责任。由于本事故中双方均无过错,曾某、褚某作为受益人,应给予死者的亲属适当的经济补偿。鉴于曾某、褚某已补偿2万元,应酌情再支付经济补偿。遂判决曾某、褚某支付死者亲属经济补偿5000元。</p>
<p> 死者的亲属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称,吴某与曾某、褚某系雇佣法律关系,而非加工承揽合同关系,要求撤销原审判决,改判曾某、褚某赔偿因吴某死亡而发生的死亡补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各项损失合计12.9万余元。</p>
<p> 襄樊中院审理认为,上诉人的亲属吴某生前驾驶其所有的旋耕机为被上诉人曾某、褚某旋耕土地,双方口头约定每亩按50元的价格支付报酬,据此,双方之间系加工承揽合同关系。原审法院对本案法律关系的性质认定正确,故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