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大医精诚:少吃药,吃补药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0926/../../../html/ctdsb/20100926/..\..\..\ctdsb\20100926\m_34长春宝丸_1.jpg"></p><p>图为:中医师孙应泉</p>
<p>采访孙应泉“中医主治医师”,不是件容易的事。号贩子把他的专家号炒到几百元,并且还供不应求,足见他有多忙。</p>
<p>生于五代中医世家的孙应泉,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经验丰富。擅长利用传统中医学方法治疗各种疑难疾病,技术精湛,医德高尚,40多年来受到四川中医学院及数以万计的患者表扬及锦旗。领域范围:骨伤科、肿瘤科、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p>
<p>身为四川省泸州中医院的中医主治医师,孙应泉有较丰富深厚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他还有个外号叫“孙三方”,因为不管多重的病人,他开药都不超过三种。用他的话说:“药吃多了,病不一定好得快,但身体一定垮得快。”更有意思的是,他开的三种药里面,一般还有一种是补药,因为“病也许是治好的,但身体一定是补好的。”</p>
<p>他跟病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少吃药,吃补药。</p>
<p> 一</p>
<p>病人中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孙应泉的奇闻异事,“开胃药治肺病”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件:</p>
<p>说的是一位多年哮喘的病人,多方用药无果。找到孙应泉以后,开出了一副胃药和一副散剂药,不到100元,用药时间为一个月。病人当时心里直犯嘀咕:以前我去医院看病,都是挂呼吸内科,开的都是治肺病的消炎药和活血药,这个“孙三方”为什么给我开胃药呢,这不是驴头不对马嘴吗?</p>
<p>一个月后,病人捧着“神医再世”的锦旗再次走进了孙应泉的中医专科门诊。原来他用药仅仅十天以后,哮喘现象就明显减少,一个月下来,不仅是哮喘完全消失,而且上十年的支气管炎也完全康复了。</p>
<p>笔者向孙应泉求证这件事情,孙应泉微笑着说出了其中的道理:哮喘的症状,一般人会认为病在肺里面,所以用消炎药和活血药就能奏效。但是他给病人诊脉的时候,却发现病根不在肺部,而在脾胃。所以他给张爹爹开的药,一是健脾养胃补气血,二是散寒去表,所以找到了病根,哮喘自然就治好了。</p>
<p>二</p>
<p>熟悉医院的人都知道,如果病人属于多病缠身的情况,经常要通过几个科室一起会诊才能给出治疗方案。但孙应泉看病从来不请人会诊。</p>
<p>有一次,孙应泉的专科门诊来了一位身患糖尿病二十五年的患者,眼睛有白内障,大脑有陈旧性脑梗,肠胃有糜烂性胃炎,肾脏有肾功能低下,心脏有冠心病,同时还伴有高血压、失眠、便秘、尿频、尿急、头晕、乏力、三多一少、皮肤瘙痒等多种症状。</p>
<p>按照西医常规,这种患者是最麻烦的,必须要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由多科的医生集中起来会诊才能开药。但是孙应泉接诊以后没有麻烦其他医生。他开出了三种药:双胍类降糖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降压药、“二十五味长春方”。</p>
<p>看着处方,患者和家属颇有疑虑:开的降糖药和降压药都是最普通的常见药,没什么特别之处,而“二十五味长春方”只是一个不到100元的中药。这么多的病,就靠这几副药,真能解决问题吗?</p>
<p>三</p>
<p>看出了患者的疑虑,孙医师解释说:患者既有冠心病又有高血压,这说明有气血两虚之证,既表现出肾功能低下又出现陈旧性脑梗,这说明阴阳已经到了大虚的水平。此外,糜烂性胃炎反映出脾胃气血不和,白内障更是折射出肝脏阴虚火旺。表面上看患者就只有糖尿病一种病,实则阴阳气血皆虚,属典型的“六虚”之症。降糖药和降压药虽然常见,但是稳定指标效果显著。而“二十五味长春方”虽然价格便宜,但其组方配伍精妙,用药科学,能够达到六虚同治的目的。</p>
<p>三个月后,当患者再次出现在孙医师的专科门诊的时候,让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大吃一惊的是,上次那个病恹恹,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的糖尿病患者不见了。这位老人走进门诊的大门就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孙医师,我的病完全好了!”</p>
<p>经过细问得知:患者在服药后的三天,头就不晕了,身上也有劲了,半个月后,晚上能睡到6个小时以上,尿频尿急、心慌胸闷、胃疼胃胀这些症状基本消失了。到目前为止,血压连续二个月稳定在90-135之间,心脏病没有复发过,糜烂的胃黏膜面积逐渐减少,尿蛋白加号下降了2个,甚至连视力都开始逐渐恢复起来。</p>
<p>四</p>
<p>除了糖尿病,孙应泉接诊高血压病人,一般也都会用上“二十五味长春方”,尤其是对遗传性的高血压患者,用一个见效一个。</p>
<p>孙应泉告诉笔者,发现“二十五味长春方”治疗遗传性高血压,源于几年前接诊的一位患者。当时她年仅26岁,父母都有高血压的患病史,她自6岁起血压就偏高,一直用西药降压药在治疗,但是短短22年间,陆续出现了肾功能低下、心衰、白内障等疾病。</p>
<p>孙应泉当时接诊以后分析,如果给患者用利尿剂,心衰的症状能够得到控制,但是患者心电图异常,会增加猝死的危险,对肝肾功能影响也较大,甚至对生育功能也有影响。如果用补气的传统中医疗法,肾功能和白内障能够得到改善,但由于血液粘稠,势必又会加重血管的负担,且对心衰无任何疗效,这样就不能起到稳压的效果。</p>
<p>面对这样一位特殊的患者,孙应泉决定用“二十五味长春方”作为君药,然后再配以血管扩张剂为臣药辅助,果然不到二个月的时间,患者不仅是血压稳定,而且心衰的症状再没有复发过,眼睛也逐渐恢复了。</p>
<p>现在八年过去了,这位患者的儿子刚好也有6岁,不可思议的是,她儿子却没有出现任何高血压的症候。这也就是说,通过“二十五味长春方”的治疗,高血压的遗传性被最大限度的阻止了!后来经过472例患者的临床验证,二十五味长春方确实对于高血压的遗传性起到了很好的阻断作用,为临床攻克遗传性高血压另辟了一条蹊径,一时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p>
<p>五</p>
<p> 笔者问了孙应泉一个问题:现在慢性病的种类这么多,而且多种病在一个人身上出现的情况也很常见,那我们在具体用药的时候怎样才能跟您一样,只要三种药就能解决问题呢?</p>
<p>孙医师微笑着说,我给人看病只开三种药,表面上看起来很神奇,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俗话说,十病九“虚”,久病体虚、正气不足是百病之源。所以不管是什么病,不管有多少病,在我的眼里,其实都可以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阳双虚这六种情况。只要抓住了这个规律,开药其实很简单,任何人都会。</p>
<p>很多患者原来也看过中医,吃过补药,但理解过于肤浅,治病过于单一。比如阴虚就滋阴,气虚就补气,两虚则双补。这样开药,遇上虚症多的人,不光是方子多,而且过不了多久患者都会来复诊,因为单纯补益的缺点第一是效果很差。比如很多人心肌缺血,脾胃缺血,肝肾缺血,大脑缺血,但是单纯补血根本就补不起来,很快又来看病。缺点之二呢,是造成了阴阳气血的偏颇,甚至是反作用。患者说了,我本来是畏寒怕冷,心律不齐,吃了你的方子确实不怕冷了,不过现在浑身燥热,夜晚还盗汗,还有心律不齐是好了,可又出现早搏和房颤的现象。这就是因为患者本来是阴阳两虚,但是单纯助阳和滋阴不当,又造成阴阳的紊乱,出现阳虚偏衰,阴虚偏盛的反作用。</p>
<p>所以不论任何的虚症,不论有多少种虚症,都必须从“六虚同治”的高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达成阴阳气血之平衡,五脏功能之提高,也是目前治疗慢性病的唯一正确途径。</p>
<p>六</p>
<p>“二十五味长春方”放在古代,别说十大名方了,连前50位都排不进去。那么,为什么孙应泉又对这个药情有独钟呢?</p>
<p>孙应泉解释说,古时候的病人,一般只是一两种虚,所以单补、双补的药比较流行,比如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肾气丸等等。只有身患重病或长期卧病的人,才会出现3种以上的虚。而“二十五味长春方”是一个“六虚同补”的方子,对“六虚”都有效,这样的方子,古人是很少需要用的。而现代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经常服用西药,对胃和肾都有副作用。肾是先天之本,胃是后天之本,先天和后天均受影响,所以现代人大面积的出现“六虚”,让“二十五味长春方”这样的方子有了用武之地。</p>
<p>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广大患者,要“六虚同治”,必须先得看组方,再看审批的功能。如果没有“补益气血,调和阴阳”的功能,那么这个产品就不具备“六虚同治”的作用。</p>
<p>七</p>
<p>孙应泉看病,尤其是碰到中老年慢性病,一般都把“二十五味长春方”作为第一种药的首选,价格便宜,但是能满足“六虚同治”的需要。</p>
<p>第二副药呢,就要根据病情实际来搭配了。</p>
<p>比如:心脏病患者,在第一个月,会给他配一点扩血管和溶栓的西药,然后根据身体情况逐渐减量;</p>
<p>比如:糖尿病患者,在头三个月,会给他开一点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根据血糖的变化,再来适当删减;</p>
<p>比如:肠胃病的患者,如果病情较重,会给他开一些健脾养胃,调节肠胃功能的西药,但仅限于前期一个月左右的配合;</p>
<p>比如:风湿病患者,为了好得更快,会给他配半个月的活血化瘀药或散寒去表药,这样疼痛很快消除,治本的同时还治标。</p>
<p>比如:肾虚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搭配一个星期左右的左归丸或右归丸辅助,肾虚即可迎刃而解。</p>
<p>第三副药,一般会用五味子、甘草这些收涩药,主要是用来调和药效,起到减少药物冲突的作用。这样开药的话,君臣佐使,各取所需,各有所用,尽管只有三副药,却能满足绝大部分患者治病的需要,而且由于抓住了根本,身体的好转也就在意料之中了。</p>
<p>八</p>
<p> 2002年,孙应泉和天津医科大学的丁玉球教授,北京医科大学的姚文东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邓昌湖教授,以及湖北中医学院的殷登祝主任等专家一起,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六虚疗法对下述患者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
<p>1、现在西医确实发达,比如消炎、降压、降糖、平喘都有很多药物,再比如手术治疗如心脏搭桥、肿瘤切割等技术也非常先进,但对于真正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些症状,比如早衰、乏力、健忘、头晕、失眠、便秘、盗汗、肾虚、胸闷气短、手足麻木、视力模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西医并不擅长,甚至无从以量化指标进行检测。而这些症状恰恰都属于中医所说的“虚证”范畴,以“气、血、阴、阳”辨证施治,往往有奇效。</p>
<p>2、现在很多中老年慢性病患者,都在长年服用西药,但受困于耐药性问题,很多患者疗效越来越差,而且肝、肾、胃肠功能普遍受到影响。而在中医看来,耐药性是典型的阴阳失调,肝肾和肠胃功能也多能通过调气补血加以恢复。因此“气、血、阴、阳”辨证施治是久治不愈、久病体虚的慢性病患者提高疗效的一条捷径。</p>
<p>3、再一个就是很多中老年人身患多病,比如同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骨病的,西医治其中某一个病或有专长,但综合治疗往往束手无策。而综合治疗恰是中医长项。“补气血、调阴阳”看似简单,但经常让患者全身疾病同时好转,吃药少、花钱少。</p>
<p>九</p>
<p>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中医,但每每在药店选择中药时,说明书上的那些天书般的中医术语,往往让人搞不清自己究竟属于阴虚还是阳虚,是血虚还是气虚、是阴阳两虚还是气血双亏,那么该如何治疗呢?</p>
<p>其实很简单。下面是6种“虚”的典型症状:</p>
<p>气虚: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语言低微,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p>
<p>血虚:面色萎黄,手脚麻木,形体消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头晕耳鸣,神疲乏力。</p>
<p>阴虚:口舌、皮肤干燥,双目干涩,潮热盗汗,五心烦躁。</p>
<p>阳虚:畏寒怕冷,心胸憋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阳痿早泄,咳嗽哮喘,消化不良。</p>
<p>气血两虚:少气懒言,面色憔悴,腰膝酸软,咽喉干痛,便秘腹泻,男子遗精滑精,女子经水不调、带下。</p>
<p>阴阳两虚:四肢麻木,少腹疼痛,身重乏力,眩晕耳鸣,关节抽搐,急躁易怒,尿频尿急,腰冷酸痛,虚烦失眠,骨蒸潮热。</p>
<p>孙应泉介绍说,按照上面这些症状对照有3种以上的虚症表现出来,慢性病往往就会迁延难治,就需要考虑六虚同补了。</p>
<p>十</p>
<p>在襄樊,孙应泉医师常来的地方是襄樊市“六虚疗法”专科门诊。在这里坐诊的还有六虚疗法专家组成员殷登祝主任。熟悉殷主任的人都知道,他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老年病、慢性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从“望、闻、问”诊到“切”诊的过程中,能准确诊断出“气血、阴阳”的状况,开出吃药少、花钱少、效果好、针对根本的中医良方。</p>
<p>采访后记</p>
<p>1、文中所提“二十五味长春方”,制法为制何首乌、人参、当归、茯苓、泽泻、地黄、熟地黄、山药、麦冬、杜仲、黄柏、女贞子、五味子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黄芪等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粉末,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每100g粉末加炼蜜25~35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为满足患者治疗需要,本方成药由六虚疗法专家门诊特供,患者可在了解病情并由专家开具处方后拿药。</p>
<p>2、想进一步了解中医“气血阴阳”辨证施治和“六虚疗法”的读者,湖北省内可拨打 400-8829722、400-8829733咨询。如属患者,可得到省内专家的免费咨询与用药指导。如省内专家难以确诊的患者,可电话预约获得孙应泉医师和殷登祝主任的亲自接诊。</p>
<p>孙应泉医师、殷登祝主任全国巡诊襄樊站时间:2010年9月27日—9月28日。从即日起,开通电话预约就诊,限额300名。预约就诊电话:400-8829722、400-8829733。</p>
<p>专家门诊地址:陵园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康泰睿健康管理中心(襄城西门桥南襄阳人家中段护城河100米原襄樊卫校斜对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