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 发表于 2010-5-20 14:24:43

10公斤大米只有8.22公斤

<p>给袋装大米复秤</p>
<p>本报记者 汪璐 通讯员 高公平 杨雪峰</p>
<p>  大米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不少市民反映,市场上售卖的定量包装大米存在着“缺斤少两”现象。记者就此采访发现,袋装大米“瘦身”竟是大米市场的行业潜规则。</p>
<p>          16日,樊城区的赵女士在家附近的粮店购买了一袋10公斤装的大米,回家复秤时只有9.5公斤,遂向12315投诉。工商执法人员找到商贩后,商贩二话没说,立即补足差的0.5公斤大米。</p>
<p>该商贩声称,厂家发来的货就是这样。</p>
<p>个体经营户涂先生说,一般来说,尤其是年轻人,到粮店购买大米的时候很少会去复秤,袋子上写多少就认多少。</p>
<p>市民王女士说,她早就知道袋装大米存在缺斤少两现象。但不少粮油店都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即便知道有水分,为图方便,她一般也不会说什么。</p>
<p>采访中,很多经销商告诉记者,其实,这也算得上是行业潜规则,知情的消费者早已默认了,很少较真。</p>
<p>近日,记者走访了东街、鼓楼附近几家超市,随意挑选了几种袋装大米复秤,基本上不存在不足秤的情况。</p>
<p>在东街某超市,2种标注为5公斤的袋装米电子秤显示为“5.04”“5.08”,标注为10公斤的袋装米则显示为“10.01”。超市工作人员称,该超市绝对不缺斤少两。</p>
<p>在仲宣楼、昭明台附近的粮油店,记者询问袋装大米是否足秤时,每名商贩都表示:“如果不足秤,我另外补给你。”</p>
<p>当记者随意选取2种10公斤大米复秤时,有1种缺0.25公斤。该商贩立即把责任推到厂家,声称自己并不知情。</p>
<p>针对袋装大米缺斤少两情况,近日,襄樊市工商局襄城分局、高新区公平交易分局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p>
<p>襄城分局对辖区8个集贸市场、32家超市、68户粮油经营门店进行检查,高新区公平交易分局抽查长虹北路粮油批发市场,结果均显示,除超市相对较好外,袋装大米不足秤现象比较普遍。</p>
<p>18日,记者随工商执法人员在长虹北路粮食大市场检查,执法人员现场抽查了5个门面的10多个品牌袋装大米,几乎都存在短斤少两现象。</p>
<p>其中,2种标注为10公斤的袋装米,电子秤分别显示为“8.22”“8.25”。</p>
<p>执法人员介绍,从现场抽查情况看,东北大米普遍足秤,湖北京山产的大米短斤少两较普遍,涉及多个品牌。</p>
<p>根据有关规定,生产、经销的定量包装商品必须保证其净含量准确,但允许一定范围的误差。而定量包装大米的误差范围是1%,超过这个范围就属于违规。</p>
<p>工商执法人员表示,他们将责令市场经营户限期整改,要求商户明示袋装大米实际重量。进一步取证后,工商执法人员还将发函告知生产厂家,联合当地工商部门一起监督整顿。</p>
<p>此外,工商部门建议广大市民,一定要到信誉好的粮油店或大型超市选购大米,购买时注意复秤,并索要购物发票。若发现与标注重量不符,可直接与商家交涉,也可拨打12315投诉。</p>
<p>记者在长虹北路粮油批发市场采访时,各商户毫不避讳地说,足秤不足秤的都有,关键看价格高低。</p>
<p>一大米批发商表示,足秤大米一般供给超市,短斤缺两的大米则多卖给粮油店或单位食堂。该批发商坦言,这主要因市场竞争所致,消费者一般只看重价格,而忽视分量。</p>
<p>一名姓张的批发商告诉记者,足秤的每袋贵几元钱,不足秤的便宜些,算到每斤的价格是一样的。</p>
<p>他说,以每公斤3.0元的大米为例,10公斤的大米售价应为30元,有经销商为了吸引顾客,只售26元,这4元钱的差价只能通过缺斤少两来赚取。</p>
<p>而消费者不知道米的实际分量,只感觉26元的米更便宜,会纷纷到那里购买。当售价30元的商户发现卖不掉时,也会减少米的分量,只售26元。市场的风气就这样形成了,恶性竞争最终导致袋装米分量越来越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0公斤大米只有8.2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