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之标
<p> 特约通讯员 刘斌 何维国 黎发建 首席记者 秋子</p><p> 早春时节,记者来到宜城经济开发区采访,映入眼帘的一栋栋漂亮的厂房,已建成投产,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一个个在建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放眼望去,偌大的开发区内到处都是厂房,到处都是开工建设的场面。</p>
<p> 宜城市委宣传部的同志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宜城市“两翻番一冲刺”目标所激发出的发展活力。</p>
<p> 确立新目标</p>
<p> 去年初,宜城市委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开始酝酿新的发展目标。</p>
<p>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80%的群众给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意见是要加快宜城发展。为了解决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不够符合的问题,宜城市委开始集中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三次组织3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到企业、社区、机关和农村征求意见,共发放征求意见表1万多份,收到社会各界意见建议300多条。同时认真分析形势,反复研究论证,使全市上下一致认为宜城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了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条件,进一步为该市确定新目标指明了方向。</p>
<p> “襄樊市委、市政府对襄樊今后几年的发展做了新的谋划,明确提出了四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的总体要求。宜城怎么办?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宜城市委书记朱慧说。</p>
<p> 面对各地竞相发展态势,宜城市及时科学定位发展目标,大手笔谋划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为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奠定了基础。宜城市委、市政府根据宜城的现状、近十年来的发展历史、最近几年的发展势头、今后几年发展的机遇,经过反复测算、认真研究,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两翻番一冲刺”的奋斗目标,即:经过艰苦努力,三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四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奋力冲刺全省综合经济实力20强县市。</p>
<p> “‘两翻番一冲刺’切合宜城实际,有了新目标,我们市的发展就有新希望了。”该市广大干部一致认为。在谋划新一轮发展中,该市各级各部门也从各自工作实际出发,展开热烈讨论,反复测算奋斗目标,使“翻番”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广泛共识。</p>
<p> 催生新气象</p>
<p> “两翻番一冲刺”奋斗目标的确立,点燃了广大干部群众干发展谋发展的激情。</p>
<p> 该市各地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都及时围绕奋斗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打牢项目支撑。市委办公室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综合服务功能,积极为发展加油鼓劲,为翻番献计出力。</p>
<p> 率先开展“看企业、访新村、助发展”活动,两次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天王公司、雅新家纺、安能热电、富亿服饰等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销售状况,及时帮助企业研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p>
<p> 宜城市农业局在分解任务中,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去年初,局长王立方得知中机南方机械有限公司拟投资2亿元,与襄樊市凯吉汽配有限公司合作,推进湖北省农机整机的开发与生产的消息后,立即赶赴襄樊,同襄樊市农办、农机局有关领导洽谈,推介宜城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以诚感人,以情动人,终于打动了中机南方机械有限公司洽谈代表,把项目合作对象定在了宜城。</p>
<p> 该市精心策划招商引资工作,不搞盲目招商。原林业局主要负责人覃光学在与东莞企业老板接触过程中,发现东莞产业落户宜城有很多条件不匹配,如产业链条不衔接、运输成本高等,于是他果断决定放弃。相反在比较过程中,他认为福建石狮和厦门的服装产业在宜城市发展具备优势条件。经过半年的艰苦谈判,终于从福建引进2个过亿元投资项目。目前,该局共引进10个工业项目,2个三产项目,引进资金12.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1亿元,3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其他项目也正在建设中。</p>
<p> 引领大发展</p>
<p> 宜城市统计数据表明,该市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1家,规模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62%,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24家;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8亿元,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77%。</p>
<p> “两翻番一冲刺”目标正引领宜城科学发展。目标也使宜城走准了路子,带活了发展全局。</p>
<p> 该市针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现状,科学提出:打通“金源——雷河——新东方——大雁”快速通道新思路,重点建好雷大工业经济走廊,盘活存量引发增量,为全市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搭建新的平台。先后投资8000万元建设全长6.7公里的雷大快速通道,目前,雷大快速通道已建成贯通,并将雷大工业园与宜城经济开发区连为一体,连体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形成了宜城工业经济走廊。园区亿元企业由2007年的5家发展到8家。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荒坡,正逐步变成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投资6亿元的新楚钟磷化工、投资3亿元的诺鑫生化等项目相继落户雷大工业园区,另外还有18个项目正在洽谈签约之中。预计到201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亿元。</p>
<p> 此外,宜城市倾力应对金融危机给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去年以来,宜城市委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出台《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完善市“四大家”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包保重大项目,助企融资减负等政策制度。健全工业经济调度制度,对全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监测,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及时解决重点问题,现场解决急难问题,在税收、信贷、行政规费收取以及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p>
<p> 该市还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市广大干部放开步子、思路、政策和胆子,开展敲门招商、产业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提高招商层次和成效,形成大招商、招大商、招真商的浓厚氛围。据统计,去年以来,该市共签订招商项目65个,总投资75亿多元,到位资金25亿元,经济开发区和雷大工业园新入驻企业21家,经济开发区白庙核心起步区已基本实现“企业满园”目标。</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