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 发表于 2010-1-30 13:27:00

小记者走进国际商都学茶道 茶香与书香四溢

<p><img src="http://www.xycity.cn/upload/2010/01/30/2999_2010013013270014uV4.jpg"></p>
<p>小记者观看茶艺表演 本报记者谢勇摄</p>
<p><img src="http://www.xycity.cn/upload/2010/01/30/2999_2010013013270027gHG.jpg"></p>
<p>我也来试试 本报记者谢勇摄</p>
<p>  茶起源于中国,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1月23日,襄城实验小学的50多名晚报小记者来到国际商都茶叶城,了解中国茶文化的起源,观看了茶艺表演。两名小记者还上台亲自体验了一把茶艺表演的瘾呢。</p>
<p>  首次接触茶文化</p>
<p>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同学们,茶现在是一种饮品,而在我国古代,茶叶最初是作为药用的,直到明代,才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的茶叶冲泡饮用的方法……”为了让小记者们了解到茶文化的精髓,国际商都芯心名茶茶叶有限公司请来了茶艺专家,为同学们讲解茶的起源、种类和特点。</p>
<p>  一段讲解结束后,茶艺专家还向小记者们抛出了几个问题:“工艺最复杂的、制作时间最长的茶是哪种?”“乌龙茶指的是哪一类茶?”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茶文化的知识,可出乎茶艺专家的意料,小记者们听得认真,记得也认真,积极举手回答,回答得一个都不错!</p>
<p>  四(3)班的陈钰麒和刘润辰悄悄告诉记者,为了采访好这次活动,她俩事先在电脑上查到了茶文化的资料,打印在纸上。嗯,不错,小记者采访前的准备活动做得很充分!</p>
<p>  茶艺表演受欢迎</p>
<p>  茶叶按颜色来区分,可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而安溪铁观音作为茶中名品,素有“茶王”之称。接下来,茶艺师要给小记者表演的,就是铁观音的冲泡。</p>
<p>  桌上一套盘、盏、勺、壶,小记者们有些眼花缭乱,这都怎么用呢?原来,在喝铁观音时,茶品、茶水、茶具和冲泡技巧都十分讲究。</p>
<p>  只见茶艺表演师张淑晴坐在了桌前,开始给大家表演了。她先用沸水把盖碗烫一遍,才将茶叶放入盖碗中。用沸水从高处向碗里注水洗茶,冲得茶叶直打转,这叫做“高山流水”,洗茶的水是不能喝的,直接倒掉了,第二次注入沸水后,要把盖子盖好,再向盖碗外面浇沸水,这是为了散发茶香的。</p>
<p>  这一次泡好的茶可以喝了吗?不是,这才刚刚开始呢。要用盖子轻轻抹去茶面上的沫,再把茶水过滤后倒入另一个壶里,再向茶杯里倒茶。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杯中,称为“关公巡城”,茶水不多时,就一滴一滴地注入,称为“韩信点兵”。</p>
<p>  茶泡好了,茶艺师把闻香杯端到第一排的小记者面前,请他们品茶。袁佳仪是第一个品茶的小记者,她接过小杯,细细嗅着,再轻轻喝一口,惊讶地说:“真香!奇怪,第一口感觉有些甜,和平时喝的茶味道不一样!”</p>
<p>  回家冲给爸妈喝</p>
<p>  小记者们跃跃欲试,也想上台演示一回。商一凡和姜钰涵作为男、女生代表,获得了这个机会。可是这一套冲泡程序可真够复杂的,毕竟是第一次,两名小记者有些手忙脚乱,不是忘了这,就是放错了那。</p>
<p>  一次体验下来,商一凡感叹:“平时喝茶,开水一冲就行了,没想到铁观音这么讲究啊!”</p>
<p>  到了自由活动的时间,小记者们围着张淑晴阿姨,都要多品尝几次铁观音的味道。小小的茶壶只能装200克左右的水,冲泡的程序又多,一壶够四五个人喝上一小口,50多名小记者真把张淑晴给忙坏了。“闻闻,像什么花的香味?”孩子们聚在一起,交流着自己喝茶的感受。</p>
<p>  临走时,小记者们领到了“芯心名茶”赠送的铁观音小礼包,茶艺师问:“小记者们,回家后你们把茶冲好了,第一杯给谁喝?”小记者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给父母喝!”小记者陈珏麒说:“今天我学会了泡茶,等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我一定用一壶泡好的茶等着他们!”</p>
<p>【打印】【关闭】</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记者走进国际商都学茶道 茶香与书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