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吃喝该曝光
<p><img src="http://xfrb.hj.cn/20100129/RB012907_3.jpg"></p><p><img src="http://xfrb.hj.cn/20100129/RB012907_4.jpg"></p>
<p> 吴之如 文/图</p>
<p> 《重庆晚报》报道,贵州遵义一家大型企业的职工将厂里的接待品搬到街上“晒”,称打算让市民见识见识工厂的公款吃喝风。被工人搬出来的这些东西包括30余件茅台酒,以及一批董酒、习酒和五粮液、高档茶叶等。接到信息后,遵义市政府有关领导也赶往现场调查。</p>
<p> 一个单位当然要有广泛的社会联系,人员往来是少不了的。来的都是客,自然要接待,在我们这儿尚未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形成一套十分严格的公私分明的制度之际,公家用公款招待一下公务方面的客人,也是一种惯例,只要规格不太离谱,花钱有所节制,人们多半不会大表诧异、大显愤慨。但是,倘单位的头头们借接待客人之名,行大肆挥霍公款、铺张浪费、奢侈享受甚至乘机贪污揩油之实,则不但破坏了规矩、推动了腐败,还有违法犯罪的嫌疑,就另当别论,理应追究责任了。</p>
<p> 遵义这家大型企业的工人,对厂里盛行的公款吃喝风不仅不予认同,还以行动进行了坚决的揭露和抵制,正是一种可贵的主人翁意识的体现。这种意识,很多年来在很多地方的企业里都早已淡薄了甚至消失了,不能不说其实是一些人对改革开放决策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所致,因而并非是一种进步,而是不折不扣的倒退。其实,在公民社会里,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公仆们都有自觉接受公民监督的义务,非如此就不足以保证整个社会管理层能够清正廉洁远离腐败,高效率地为全社会的公众服务。</p>
<p> 工人们将一大堆厂里用于公款吃喝的高档烟酒之类物资搬到街头亮相晒太阳,当然不会只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所为,一大群人如此动作,还引来众多市民围观,无疑当属“群体性事件”了。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遵义市的领导并未如临大敌般惊慌失措,更没有出动公安警力强行“平息”事态,而是闻讯之后,立即赶到现场调查,了解真实情况,与工人沟通交流,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该企业的公款吃喝风有所收敛,员工与管理层的对立有所缓解。有道是:</p>
<p> 腐败岂能藏暗箱,公款吃喝该曝光;莫道廉政高层事,百姓也该问周详。</p>
<p> 这件事,不但遵义市领导亲自过问了,而且媒体也及时予以报道,可见,公仆理当接受公众监督和新闻监督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实践。</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