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4月6日至7日,我市开展了一季度项目拉练活动,各县(市)区展示了前段时间的辛勤劳动成果。
项目拉练是手段,促进发展才是目的。现场观摩,直观看到的是一个个项目和一片片建设工地,背后反映的是各地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我们要提高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思想认识,尽快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抓手。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最终目的是满足有效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省委、省政府要求,我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主要是“降”“补”。
我们要结合襄阳的市情和工作实际,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一件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要降成本,在襄阳形成投资洼地,营造竞争发展的比较优势。要补短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支撑,弥补我市在制度性交易成本等软环境上,在基础设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硬环境上的不足。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襄阳提升首位度必须打赢的主动仗。“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长极、争当排头兵”是省委、省政府对襄阳的新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发展,要做大总量、做强实力。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搞上去,才能真正的实现数量差向层级差跃升、比较优势向绝对优势转变、单项领先向全面领先跨越,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才能够名副其实。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深度调整期。我们要抓住这个“窗口期”实现襄阳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省委、省政府对襄阳的期盼。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争取更多稀缺的要素资源,才能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调整结构的主导权,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实现“提升首位度”的目标。
要比党性,要紧扣“发展是第一要务”,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主动而不是被动、坚定而不是游移、持久而不是短暂地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常抓不懈。要比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大有可为的一项工作,要在这个主战场上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比忠诚、比能力、比担当,要防止弄虚作假,维护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要真抓实干,用真项目、实项目推动经济发展;要推动地区要素与企业家要素资源的对接整合,把襄阳的优势资源推销出去;要力促优惠政策落地,梳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此次拉练观摩活动为契机,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一抓到底,助力襄阳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