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心中最重要的那间书店
□李馨
我爱书。我觉得,在所有被炫耀的东西里,书是最廉价,却也是最奢侈的。我的好奇心到哪儿,书就会等在哪儿。
我也爱书店。我认为,对一本喜爱的书,绝对不能借,而要占有。在这落叶纷纷的季节,于书海里找寻“原来你一直都在这……”小鹿乱撞般的感受,恰是时候。
张爱玲说:“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再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 或许以后人们会笑话我们手里捧着书,就像我们现在看到有人捧着竹简读诗经一样。相较于网络时代的电子书横行,纸质书和实体书店,大多时候都承载着这样的魔力,眷恋着我们对逝去时光的唏嘘,缅怀着我们羡慕旧文化、旧传统得以恒久的初心。
和很多老襄阳人一样,我对于书店的最初印象,是来自长征路的那家新华书店了。因为距离人民广场不远,童年时的我每次被大人带着逛街,都路过那幢熟悉的四层建筑,用充满着好奇和羡慕的眼光,看着橱窗墙上展示的各种花花绿绿的图书。
作为一个从小就爱读书的孩子,我每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期末考出好成绩,爸爸妈妈奖励去这家书店选一套心仪许久的书买回家。里面的书很多,逛进去不一会儿,我就很快忘记自己原本是冲着哪本书找来的。逛得越久,想要的书就越多,留下的遗憾就越多。通过这间书店,我认识了莫泊桑雨果巴尔扎克,读完了《追忆似水年华》,喜欢上了村上春树,还对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纳博科夫这些念起来十分绕口的名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新华书店里的书,带我来到更宽广的天地。
随着年纪的慢慢增长,我走得越来越远,在陌生的城市学习过,工作着,更见识到好多比童年记忆里那间书店漂亮得多的书店,门类齐全,排列整齐,宽敞明亮,有咖啡,有文具,有创意产品,充满惊喜,它们正在超越“书店”这个名词本身的含义,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圣地,努力培养自己的信徒。
它们依然不会是藏在我心里的最爱。
长征路新华书店,它并不是我遇见的最好的书店,但这并不妨碍我热爱它,我在那里成长过,留过足迹,它在我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人生中的合适位置,对我的影响远远大于我见过的任何一家书店。
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