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各地公安特别是基层派出所密集吐槽,在工作中遭遇群众要求办的各种“奇葩”证明,更有湖南的派出所开证明时附文批评当地民政局“纯粹给老百姓添麻烦”。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近日通过官方微博,晒出了18项由公安机关无法办理的重要证明材料,并提示该找哪些部门。
对于公安部门无法获悉的,也不属于公安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公安部门当然有拒绝开具的权利。对奇葩证明勇敢说“不”,公安部的这一做法本来合法依规,不曾想却引发了群众更多的“又在踢皮球”、“不找警察该找谁”的质疑和担忧。公安部率先厘清权力清单,清扫不合理的门槛,本可以说是迈出了简政放权的第一步,却出现了群众不领情,其他部门不买账的尴尬现象。长期以来,部分行政机关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效率低下、办事环节过多、证明繁杂过滥,频频触动着公众的神经,这些质疑和担心的背后无不表达了他们对简化办事流程,让群众少走弯路的希冀。对于奇葩证明,其实公众真正需要的不只是公安机关的“不再开”,而是“不用开”。
当下,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已成为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它的成效也应实实在在体现为方便百姓办事创业,释放发展活力,让每一名群众都能切实感受到办事不再难,充分享有社会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其实对于奇葩证明,只要我们多点服务意识,多点换位思考,少点权力本位,就能让证明“你妈是你妈” 的怪圈不会重现,真正使“减证”成为“简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