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228/..\..\..\ctdsb\20101228\m_59水务_2.jpg"></p>
<p>楚天都市报讯 “十二五”期间,襄阳不仅要全面提升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还要加快城市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奋力向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p>
<p>襄阳水务集团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将拓展周边水务市场、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客户服务水准,打造规模空前的安全饮用水时代。“十二五”末,日供水能力预计可达120万吨,供水服务人口增加到150万。</p>
<p>重大战略举措</p>
<p>(一)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改制招商</p>
<p>积极推进企业改制,引入战略投资者。目前,改制招商工作正在筹备当中。</p>
<p>(二)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建设一批水务设施</p>
<p>“十二五”期间拟完成老城区内的低压区的供水管网改造,并对年代久远经常损坏的旧管网进行改造,减少管网暗漏损失。对一些计量水表不便抄收的区域、缺少阀门控制的主管网及小区内表前管网进行改造。管网改造工程完成后,将大幅缩小城市低压区面积。</p>
<p>加快实施“向周边30至50公里范围拓展”的发展战略,力争解决城乡结合部及远郊供水问题。</p>
<p>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上述多项建设项目的实施,二环以内的供水设施将比较完善,但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及郊区用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呈现水质性、水源性缺水,周边表现突出的卧龙镇、欧庙镇均有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集镇水厂,大量取用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且出厂水含锰、铁大幅超标,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十二五”期间,将研究在东津地区新建一座水厂的前期工作,以保证国家高新产业园区未来的供水需求;为应对原水安全危机,提高全市供水安全保障程度,考虑在引丹工程上游段引水进入第五水厂,使五水厂具备主力水厂和战略备用水厂双重功能。</p>
<p>此外,在汉江三桥建设时,将配套架设一条供水管,联通襄城和樊城的供水管网,实现应急状态下五水厂对襄城的供水。</p>
<p>(三)整合周边供水市场</p>
<p>将在优先考虑满足襄阳市主城区供水需求,保持二环以内主城区供水设施完善,保证各大工业园区、高新产业园区的用水需求基础上,配合城市化进程,收购市属部分县市及村镇的水项目。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拓展本市以外周边县市的供水市场。</p>
<p>(四)推进信息化建设</p>
<p>建立客户服务营业平台、运营维护管理平台、生产管理平台</p>
<p>(五)、推动技术进步</p>
<p>强化常规处理工艺,优化各工艺环节的运行管理;建立水厂生产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对水厂净水设施实行排泥排沙技术自动化改造;加大对水质检测室的投入,力争2012年6月底前可检测项目达到106项;加强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管理;确保水质综合合格率≥98%;加强探漏测漏和管网巡查,购置先进的探漏设备,研究应用“不开挖补漏”施工技术。</p>
<p>(六)、提升客户服务水准</p>
<p>完善客服咨询热线中心系统,增加短信、电话通知用户欠费信息等功能。公开“供水服务承诺”,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以及重要的商业区建设5――10处直饮水设施,向旅客和市民提供安全、免费的饮用水服务;通过公开媒体将水质检测结果定期向市民发布。</p>
<p>(七)、强化风险管理工作</p>
<p>制定并强化演练各类应急预案。针对供水管网爆管、供水水质事故、液氯泄漏、火灾、水厂生产断电、水厂防洪排涝、反恐、信息系统等高危害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常态化演练,确保相关灾害发生后能化险为夷。</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