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210/..\..\..\ctdsb\20101210\m_CT25高新区_4.jpg"></p>
<p>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与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协议</p>
<p> 本报记者 谢东波 特约记者 陈茜 通讯员 王傲云</p>
<p>昨日,日本发条株式会社的天籁车座椅生产项目,在高新区办理了注册手续。得知消息后,高新区招商一局局长梁志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p>
<p>从今年3月开始接触日本发条株式会社,到11月18日该公司与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入区协议,再到昨日项目注册,这一刻,梁志华等了8个多月。</p>
<p>日本发条株式会社的天籁车座椅生产项目,是高新区今年招商引资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全市今年引进的最大规模的外商投资项目。</p>
<p>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高新区新签约及注册、开工、投产项目共 211个,总投资达661.8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2个,投资额620.76亿元,占总投资额的93%以上。</p>
<p>“走出去”的必然选择:驻站招商,才能钓来沿海产业转移的“大鱼”;境外招商,才能引来国外的“金凤凰” </p>
<p> </p>
<p>高新区现在的招商引资工作风生水起,可时间回放到两区(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原汽车产业开发区)合并之初,情况却远非如此。</p>
<p>高新区招商一局局长梁志华回忆,2005年至2007年之间,高新区基本上停留在“3个1”的“坐地招商”层面。即招商人员坐在办公室不出门,与客商联系的方式是“1个电话、1封信、1份Email”。至于招商的目标,多为周边县市区的企业。</p>
<p>“这就好比‘左兜掏右兜’,成效并不大。”梁志华说,把周边县市区的企业招来,结果全市的经济总量并没有扩大。</p>
<p>这一局面的改变,缘于一次“刺激”。2007年,梁志华陪同高新区管委会领导一行,去香港参加“湖北香港周”招商活动。在推介高新区时,一位香港知名的汽车轮胎生产商老板惊讶地说:“真没想到湖北还有这么好的高新区!更没想到高新区还是一座知名的汽车城!”</p>
<p>梁志华以为对方有意来高新区投资,便客气地和他聊了起来。原来,这家汽车轮胎生产商此前已把项目放在湖南,并与当地政府签署了协议。“要是你们早半年来就好了,我肯定把项目放你们这。”这位老板的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梁志华和在场的高新区领导。</p>
<p>梁志华说,这件事让他悟出,沿海产业转移的步伐早已开始,而高新区的招商引资步伐还没有真正走出去。从香港回来后,高新区领导决定建立深圳招商工作站。</p>
<p>2007年6月24日,这是梁志华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梁志华和时任高新区招商局局长的伍义兵等3人,只身提着行李行色匆匆奔赴深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招商工作。高新区“走出去”招商由此迈出崭新一步。</p>
<p>2个月后,鑫之源公司答应投资1亿元,到高新区设立电子传感器生产线。这是高新区深圳招商站招来的首个项目,它让整个高新区为之振奋。</p>
<p>尝到甜头后,高新区乘胜追击,在广东东莞、广州,浙江温州,江苏昆山4个地方相继设立招商工作站。浙江美瑞汽车零部件、温州大能机电、江苏嘉宝城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在招商工作站的牵线搭桥下,纷纷落户高新区。</p>
<p>看好内陆城市投资环境的,其实并不只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近年来,伴随本市与国外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一大批国外企业也纷纷前来寻求合作。</p>
<p>市委书记唐良智常勉励高新区,要扛着“国牌”闯天下。今年初刚上任的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万波,对此也有着敏锐的认识。他说,高新区招商人员不应该满足于国内,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要勇敢地走出国门,把国外企业引过来。</p>
<p>今年9月28日,高新区特聘德国MistingGmbH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周己铭为驻西欧代表处代表。这是高新区继在北美、日本、香港设点后成立的第4个境外招商代表处。</p>
<p>在境外招商代表处的牵线搭桥下,加拿大麦亨利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的高档家纺服饰制品项目,日本发条株式会社的天籁座椅生产项目等相继落户;诺华生物疫苗、环保建筑材料、物联网项目等已与高新区签订合作意向书;纳米技术治疗癌症、高品质LED生产等项目正在洽谈中。</p>
<p>专业招商的独特魅力:招商人员只有走专业化路线,才能获得与企业家对话的平等资格,才能真正吸引和打动企业家</p>
<p>何谓专业化招商?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案例。</p>
<p>今年3月,日本发条株式会社准备开拓中国市场的信息,传到了高新区招商一局局长梁志华耳中。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是世界著名企业,是世界最大的弹簧生产商之一,与东风日产有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引进这家企业,无疑对做大做强高新区汽车产业具有重要意义。</p>
<p>虽然得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投资信号,但把这个项目做实落地却是梁志华坚定的信念。如何把这家企业招过来?梁志华的做法是,连夜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在3天时间内,就编制出了一份日文版的投资高新区的可行性分析报告。</p>
<p>随即,梁志华远赴日本,登门把报告送到日本发条株式会社高层手中。读完报告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高层感叹地说:“没想到你们的工作人员如此细致认真。”</p>
<p>为进一步坚定对方的投资信心,从4月起,梁志华带领人员与对方先后进行了14次会谈,谈判内容涉及地块、地形、地貌、地价、环境评估等每一个细节问题。</p>
<p>最终,日本发条株式会社选择高新区作为其在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并计划投资9200万美元,征地298亩,在该区建设年产24.8万套天籁车座椅项目。</p>
<p>11月18日,日本发条株式会社与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入区协议。仪式上,该公司高层动情地说:“是高新区的诚意打动了我们,谢谢!”</p>
<p>这个小故事是陈万波上任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后,专业化招商在高新区引起前所未有重视的一个完美诠释。</p>
<p>陈万波说,如果光告诉客商高新区的地价多便宜,这并不足以吸引他们来投资。招商人员只有走专业化路线,才能获得与企业家对话的平等资格,才能有的放矢和真正吸引、打动企业家。</p>
<p>如今的高新区招商队伍中,学习蔚然成风。每盯上一个潜在目标客商,招商人员都会认真研究该公司的情况,并充当其投资高新区的“项目经理”;每周五,该区招商局都要举办“我来讲一课”活动,并邀请专家,或者由熟悉情况的内部人员来介绍经验,大家共同学习和提高。</p>
<p>招商带动的产业优化:提高项目入区门槛,紧盯大企业、大公司,选择低耗能、高附加值项目,从源头上助推产业结构优化</p>
<p>为扩充招商队伍的实力,去年7月,高新区将土地、财政等部门的招商尖兵用到招商一线,组建5个招商部,把原有80多人的招商队伍扩充到120多人。</p>
<p>伴随产业结构优化成为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课题,高新区招商局在招商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并抬高项目入区的门槛。据介绍,今年以来,有12个大项目因排污等指标不能达标,而被高新区拒之门外,其中不乏投资5亿元的大项目。</p>
<p>为引进带动力强的企业,高新区紧抓世界500强、国内200强企业,盯紧国内上市公司、民营企业200强,把外地有实力的公司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并取得不错成效。</p>
<p>目前,总投资28亿元的湖北三环襄轴工业园已正式动工;总投资13.5亿元的光彩工业园项目举行了集体开工仪式,有202家企业入驻……</p>
<p>在继续加强加粗传统汽车产业链条的同时,高新区招商人员将目光盯紧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p>
<p>如今的高新区内,新能源纯电动车项目破土动工,国通青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成立,北京润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青山电动车扩产项目已签定合作意向。</p>
<p>医药产业领域,同济堂健康产业园已全面开工建设;隆中药业在高新区的新厂区已竣工投产;天津金耀集团的制剂生产基地项目将填补本市医药行业大输液的空白;源光电器等一批LED节能灯及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落户高新区并投产。</p>
<p>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贡献率,亦是高新区招商引资中的重点。</p>
<p>目前,美国知名软件公司INFO公司已正式入驻;用友软件公司已在高新区投资;德国群落科技有限公司的车联网项目已签定投资意向协议;高迪数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亿美元,在高新区生产数码相机、摄相机、笔记本电脑及移动终端的等产品。</p>
<p>高新区招商一局局长梁志华说:“通过招商引资,提高入驻项目质量,未来数年内,高新区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