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208/..\..\..\ctdsb\20101208\m_CT08长寿_2.jpg"></p>
<p>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9旬老人廖居秀正在缝制衣服 记者魏鹏 摄 </p>
<p>本报记者魏鹏 实习生褚楠</p>
<p> 80岁仍能爬树劈柴,90岁依然下地干活,即使到了100岁,洗衣做饭也不在话下。</p>
<p>这些听起来有些传奇的人和事,真实存在于樊城区牛首镇长寿岛村。小村庄位于汉江中的一个沙洲上,就像村名一样,这个仅有1636人的村子里,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村人口的1/5,80岁至90岁的老人有18名,90岁至100岁的老人有9名,还有1名百岁老人。</p>
<p>这个江中小岛有什么神奇之处,能让村民们益寿延年?昨日上午,记者从牛首镇出发,坐轮渡来到长寿岛一探究竟。</p>
<p>一上岛,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耳边传来鸡鸣犬吠。村里有不少老人缝衣织布,干农活,但鲜有年轻人。村民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农活几乎全靠老年人承担。</p>
<p>昨日,樊城区、牛首镇、市长寿研究会多名领导来到王炳兰老人家中,为她庆祝百岁寿辰。长寿岛村村支书林勇善说,村里像王炳兰这样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的家庭,十分常见。随后,记者分别走进几名长寿老人家中,探访他们的长寿秘诀。</p>
<p>秘诀一</p>
<p>生活一直很随性</p>
<p> 记者到王炳兰家时,她正准备淘米做饭。</p>
<p>王老有6个儿女,21个孙子,32个重孙,第五代也有7人。王老打趣道,有的晚辈叫她“活祖宗”。</p>
<p>谈起她的长寿经,王老说,从年轻到现在,她的生活都没有什么规律,一直很随性。</p>
<p>王老说,她有时很早起床做饭,有时又很晚才吃,三餐时间不固定,但这并没有让她的身体出现毛病。相反,她每天保持着充沛的精力。“我一辈子都没得过大病。”</p>
<p>由于王老的饮食起居习惯与家人大相径庭,王老很早就要求一个人单独生活。</p>
<p>年事渐高,记忆力也会慢慢衰退,王老却还记得她小时候的事情。她记得自己7岁时开始放牛,还记得有一次岛上涨水,她家房子淹了,她也差点被水冲走,幸好最后被父亲救了。</p>
<p>秘诀二</p>
<p>让忙碌成为习惯</p>
<p>另一位长寿老人廖居秀也令人啧啧称奇。90岁高寿的她,正坐在院子里,给重孙缝衣服。</p>
<p>廖老拿着针线,熟练地缝补,一旁的年轻人忍不住称赞:“这么大年纪了,眼睛还这么好。”</p>
<p>廖老的儿子说,老人身体很硬朗,平时争着做家务,一刻也闲不下来。“我忙碌了一生,越忙身体反而越好。”廖居秀说,老伴几十年前离开了她,子女和母亲,全靠她一人养活。</p>
<p>后来,子女离开长寿岛,成家立业,廖居秀放心不下他们。她经常在岛上摘些菜、做些衣服,步行数十里路,到卧龙镇、牛首镇,把这些东西给儿女们送过去。“没事做我就很不舒服。”廖老说,她除了干农活和家务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给儿孙们做衣服,一家人的衣服,大都出自她的巧手。</p>
<p>秘诀三</p>
<p>良好心态不可少</p>
<p> 随后,记者又来到87岁的老人牛大刚家。牛老正在搅拌水泥,他准备在门口修一条水泥路。牛老的老伴王春余也已75岁。</p>
<p>牛老干起活来非常有力,完全看不出他已年过八旬。</p>
<p>牛老说,他经历过很多挫折,但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抱着“活着不容易,开心最重要”的心态面对。</p>
<p>这时,一名老人走过来说,和他们老两口做了几十年邻居,从没见过两人吵架,简直是模范夫妻。</p>
<p>牛老说,他和老伴都有喝酒的习惯,几十年来,他们每天吃饭都会喝点酒聊聊天,几杯酒下肚,什么不开心的事都冲走了。</p>
<p>除此之外,牛老还有一个放松心情的秘诀:爬树。</p>
<p>他说,年轻时,他经常爬到大树上砍树枝、摘野果,慢慢地,爬树成了他的爱好,一直坚持到现在。“遇到烦心事,我就去爬树,在树上看世界,心胸便会豁然开朗,还能锻炼身体。”</p>
<p>老人们长寿的秘诀,除了与自身生活习惯、性格有关,与长寿岛的自然环境也密不可分。林勇善说,村子四面环水,岛上的森林面积占70%以上,这里没有高楼、工厂,也鲜有蚊虫,村民从不用蚊帐。</p>
<p>林勇善说,这里居民的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岛上空气好,气候宜人,人们长年喝泉水,吃的都是原生态食品,这应该也是他们长寿的原因之一。</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