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金报讯 (记者肖清清 通讯员曾念军、喻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医院“病假条”炙手可热,不少人没病也要托关系开病假条。而今在各大医院,病假条已经“沦落”到数日无人问津的地步。</p>
<p>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大医院,很多医生的诊室内已经找不到不常用的病假条,事实上在门诊需要开病假条的患者越来越少,有的大医院一周也开不出一张病假条,尤其是很多白领因为担心影响工作不敢休病假,对医生的休息建议不予理会。</p>
<p>41岁的李先生一年前在协和医院被检查出患上糖尿病,血糖高得吓人,医生建议他最好住院,或者休息一段时间。但李先生担心单位知道自己的病情,他正处于升职岗位竞聘的关键期,如果让病情影响升迁不划算。他认为糖尿病是慢性病,不会出什么大事,依旧带病坚持工作,后来又陆续患上了糖尿病眼底病变、肾病等并发症,导致视力急剧下降,最后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但并发症的治疗难度却大大增加。</p>
<p>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办主任林庆羽认为,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岗位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结果。以前,病假条有权力的成分,病人主动求医生、甚至托熟人开病假条,因为当时职工吃“大锅饭”,请病假也不扣钱。现在,很多病人并不是不想或不需要休息,而是不敢休病假,担心被扣奖金、业绩受影响,甚至自己的岗位被取代。现在,需要开病假条的只有学生、教师、公务员、国企员工等人群。事实上,白领一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医院看病,因此透支健康的现象非常严重,小病酿成大病还坚持要上班。</p>
<p>林主任介绍说,以前都是医生要求病人休息,病人就必须休息。现在医生只能在病历上写“建议休息,不适随诊”,休不休病假的决定权在患者手中。其实,适当休息也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传染病患者,休假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保护。如果不能适当休息,很可能导致健康悄然“流失”,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甚至不可逆转。因此,建议大家珍惜工作岗位的同时也要爱惜身体,有病千万不能“硬扛”,以免拖出大病。</p>
<p>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