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16|回复: 0

图文:这双贼手为何频频伸向亲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6 11: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126/../../../html/ctdsb/20101126/..\..\..\ctdsb\20101126\m_12拍案_3.jpg"></p>
<p>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白雨 卢亚明 通讯员沈有宏</p>
<p>近些年来,家住高新区米庄镇的朱熊兵屡屡偷盗,曾两次被劳教、两次被判刑。而他偷盗的对象,多为亲戚和父亲的好友。</p>
<p>昨日,父亲朱某在对儿子的逮捕令上签字。他说:“这次一定要多关他一些日子,不然,我的老脸真的没处放了……”</p>
<p>儿子将被关押,父亲不仅不求情,反而自曝家丑,非要公安机关严惩?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子朱熊兵为何屡屡向亲戚下手?亲戚为何没有报案,反而屡次纵容?这里有着怎样的心理动机?</p>
<p>不奇怪:盗者原来是“家贼”</p>
<p>今年10月12时凌晨2时许,家住高新区米庄镇顺正河居委会的董某家,来了一名不速之客。“黑影”从董家后门的院墙翻进院内,然后用铁钎将一楼超市的防盗门撬开,进入商店内。“黑影”打开手机,借着微弱的亮光,熟悉地打开了店内收银柜台内的长方形铁盒,将盒内的10元、5元纸币装进口袋。</p>
<p>突然,“黑影”眼前一亮,盒中居然有一对金耳环。他立刻把耳环也装进口袋。一会儿,铁盒子中就只剩一些硬币了。“黑影”将硬币全倒在地上,随即又统统抓进了口袋。</p>
<p>正在此时,门外响起了摩托车声,“黑影”赶紧从店内溜出来。看到有人在停摩托车,“黑影”准备躲藏。</p>
<p>停车人问:“谁呀?”黑影没有吱声,而是迅速翻过墙头,消失在黑暗中。</p>
<p>停车人还是认出了这个黑影,他就是自己的老表——朱熊兵。停车人就是商店的主人董某。</p>
<p>当天凌晨,董某在家附近几家网吧寻找黑影,终于,他在一家网吧找到了朱熊兵。董某毫不客气地将朱熊兵扭送到了派出所。</p>
<p>也不奇怪:担心挨打专偷亲戚</p>
<p>在高新区汽车工业园刑警中队,朱熊兵还交待了他两次偷窃襄樊市华丰吉顺汽车零部件公司的罪行。</p>
<p>去年9月底,朱熊兵约两名牌友一起作案。他们窜至该公司生产车间,将用于生产的铁质圆盘扛出来,后用汽车运走。</p>
<p>本来是工业成品原料,换到朱熊兵等人手上后,就成了一堆废铁。这一次,他们以1元/斤的价格卖了,获赃款800元。</p>
<p>去年上半年,朱熊兵深夜潜入该公司财务部,撬开保险柜,见保险柜内没有现金,便将办公室内的一部手机、一台电脑盗走。</p>
<p>朱熊兵在该公司作案“驾轻就熟”,是因为他曾在这家公司打过工,十分熟悉这里的环境。而他之所以将该公司作为作案目标,就是因为他十分熟悉这里的情况。</p>
<p>记者查看案卷发现,因为偷窃,2000年至2007年间,朱熊兵曾两次被劳教,两次被判刑2年。</p>
<p>昨日,记者在汽车工业园刑警中队采访时,朱熊兵的父亲朱某正好到此签收对儿子的逮捕令。</p>
<p>提起不争气的儿子,朱某气不打一处出。他叹息着说,儿子太狠毒,总是偷亲戚家的东西,几乎每家亲戚都被他偷过。</p>
<p>朱某说,现在,亲戚朋友们很少与他家来往,他在亲朋面前抬不起头,直不起腰。</p>
<p>有一年,朱熊兵的大伯家办丧事,收了许多被子,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一夜之间,朱熊兵竟然将被子全偷出来了,次日全部低价卖了。</p>
<p>有些亲戚被偷后,不好意思将此事告诉朱熊兵的父亲,只好自认倒霉。</p>
<p>朱熊兵刚偷亲戚朋友家东西时,他们对朱熊兵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p>
<p>一次,朱熊兵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偷钱物,被发现后,朋友没有怪罪儿子,反而送了儿子一条烟。</p>
<p>偷亲友家的东西,朱熊兵已是家常便饭。虽然他只有32岁,但每隔二三年都会到派出所“报到”。</p>
<p>为何将作案目标盯向亲戚?针对这一怪异现象,民警从朱熊兵的供述中找到了答案。</p>
<p>据朱熊兵讲,如果偷别人的东西,一旦被发现就会挨打,但如果偷亲戚家,亲戚会碍于面子,不仅不会打他,反而会放过他。</p>
<p>更不奇怪:是非颠倒致偷窃成习</p>
<p>在父亲朱某眼里,儿子专偷亲友,如同“家贼”。除了上述恶行外,他连父亲的东西也偷。</p>
<p>据朱某讲,今年上半年,他新买了一辆摩托车,买后没多久,摩托车不见了。</p>
<p>朱某着急地到公安机关报案。民警开玩笑说,不会是你儿子偷的吧?</p>
<p>当天回家途中朱某遇到了乡邻。乡邻听说他的车不见了,便告诉他,他们看到他儿子将他的摩托车骑走了。</p>
<p>朱某回家问儿子,儿子说,他已经将摩托车卖了,钱也花了。朱某气愤不已。</p>
<p>朱某介绍,儿子每干一项工作,最多坚持个把月。儿子爱上网、打牌、喝酒,不务正业。</p>
<p>儿子生活没有计划,手上有多少钱就能花多少钱,一天四五百元都不够用。有时家里饭都做好了,儿子嫌不好吃,就一个人到餐馆吃。</p>
<p>朱某说,他是一个普通农民,哪来这多家产供儿子挥霍?看到家里不供钱给他行乐,儿子便屡屡偷盗。</p>
<p>据朱某讲,儿子只读过一年书,一岁多时家庭出现了变故,后来,儿子就在外面游荡。</p>
<p>现在,儿子已经32岁了,在农村早过了结婚的年龄,但他却从来没有成家立业的概念。</p>
<p>本来,有位姑娘同意与儿子见面。现在,儿子因偷盗被抓,朱某说,真不知怎么跟人家解释。</p>
<p>朱某在列举儿子劣根性时,还向记者转述了他的“犯罪逻辑”——我偷得来,是因为我有本事。这种是非颠倒的价值观,让父亲哭笑不得。</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6 22: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