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33|回复: 0

图文:开新局,持续发展谱写和谐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4 10: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124/../../../html/ctdsb/20101124/..\..\..\ctdsb\20101124\m_13_1.jpg"><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124/../../../html/ctdsb/20101124/..\..\..\ctdsb\20101124\m_13_5.jpg"><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124/../../../html/ctdsb/20101124/..\..\..\ctdsb\20101124\m_13_6.jpg"><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124/../../../html/ctdsb/20101124/..\..\..\ctdsb\20101124\m_13_7.jpg"></p>
<p>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位于老河口的清泉沟泵站</p>
<p>  图为:南漳三道河水库泄洪情景</p>
<p>  图为:引丹渠泵站扩挖现场</p>
<p>  图为:引丹渠总干渠施工场景   </p>
<p>   </p>
<p>  本报记者 汪璐</p>
<p>  全市水利“十二五”规划已经初成,正在修订完善之中。未来5年,全市重点水利项目共计13类100多个,总投资142.2亿元。</p>
<p>襄樊市水利局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包括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水利建设等3个方面。</p>
<p>规划建设的水利项目繁多,大则关系应对自然灾害,小则与居民用水密不可分。待“十二五”规划完毕时,全市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将更加合乎未来的需求。</p>
<p>这些工程如果顺利实施,将有力支撑全市GDP翻番目标的实现和跨越式发展,有力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p>
<p>以人为本,和谐水利,生态用水;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水利部门制定的规划,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p>
<p>  防洪减灾是水利工作“天大的事”。在大汛、大旱面前,襄樊水利人科学规划,认真应对,降服洪魔旱魃(读bá,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鬼),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p>
<p>“十二五”规划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减灾,完成“三大防洪体系”建设(以汉江及其主要支流为重点的河道防洪体系、以病险水库加固为中心的水库防洪体系、以重要中等以上城市为核心的城市防洪体系)。</p>
<p>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治理好大江大河、加固病险水库、综合治理中小河流。</p>
<p>市水利局副局长黄茂松介绍,到2015年,将按国家标准对汉江干堤全面整险加固,堤防加固达标长196.125公里,整修和兴修护岸长78.263公里,加固涵闸91处。</p>
<p>除“十二五”外,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水利部门甚至考虑到了“十三五”。即:预计到2020年,继续对堤防实施整险加固,消除隐患,配套涵闸,堤防工程全面达标升级,增强抵御特大洪水的能力,重点堤段险工全部整险加固完毕。</p>
<p>目前,全市病险情水库较多,问题也是千差万别,有的防洪能力不足,有的溢洪道冲刷严重,有的坝下漏水、滑坡,有的护坡损坏严重。</p>
<p>因此,市水利局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把骨干中型水库、影响范围大的水库,纳入“十二五”规划中优先治理。“十二五”期间,将力争完成15座中型病险水库的加固,并将完成纳入全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范围的水库的加固。</p>
<p>对于中小流域的治理,目前正在整治保康清溪河、谷城北河、襄阳滚河等流域。另外,将用3年时间治理好宜城莺河、枣阳滚河(沙河)等河流。</p>
<p>水资源既是生活资源、命脉资源,又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坚持科学治水,发挥水利效益,搞好综合利用,未雨绸缪,着眼长远显得尤为重要</p>
<p>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襄樊段水量将减少1/4至1/3。另外,崔家营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后,形成了一个人工湖泊,汉江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可能变差。</p>
<p>因此,用“引丹入樊”工程增加城市供水,是一项很必要的措施。</p>
<p>在“十二五”规划中,将丹江口的Ⅰ类水输送至襄阳区张湾镇三董水库。通过三董水库的净化加压,再输送至城区管网。</p>
<p>这项工程完成后,可以解决襄阳区、高新区、樊城区56万人的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还可以作为全市应急备用水源。</p>
<p>关于“引丹入樊”工程的建设,“十二五”规划这样描述:整治进库渠道,续建进库闸,扩建三董水库,建设水厂及附属设施、供水管道、交通、通信设施及变电工程等。供水规模初步定为供原质水80万吨/天。</p>
<p>除了保障城市供水外,乡镇供水的保障也是规划的重要内容。</p>
<p>目前,全市127个乡镇(不含城关镇)有水厂95座,其中,水利部门直管的41座,每天可供水8万吨,但实际上,每天供水只有4.13万吨。</p>
<p>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新建村镇级供水工程3437处,每天新增供水41.36万吨,扩大供水人口100万,到2020年,乡镇、村基本实现自来水化。</p>
<p>襄樊的水量并不少,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存在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等问题,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缺水矛盾将依然存在。</p>
<p>因此,水利部门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一方面强调了供水,另一方面也特别重视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p>
<p>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十二五”的规划是:在水利死角增建工程,解决水资源问题;对现有灌区进行挖潜配套,硬化衬砌主要干、支渠道,减少水的沿程损失,提高渠系利用系数;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在灌溉技术和方式上积极推广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p>
<p>对于节水灌溉,“十二五”的规划是:重点放在大、中灌区的渠道硬化,先进灌溉技术、方式的推广,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建设。</p>
<p>通过上述3种办法,将可达到以下目标:灌区的水利用系数由平均0.45上升到0.5左右,节水灌溉面积达到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1/3,即近150万亩,全市水利用系数达到0.5以上。</p>
<p>人给水出路,水给人活路,和谐用水、生态水利是必然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建设水利,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达到可持续发展及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目标</p>
<p>多年来,由于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现象比较突出。全襄樊的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率不到15%,处于较低水平。</p>
<p>因此,为实现襄樊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将尽快建立水资源监测管理体系,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挖掘污水资源化的潜力。“十二五”期间,拟建水资源保护工程13项,包括枣阳北郊水库水资源保护工程、枣阳刘桥水库水资源保护。</p>
<p>拟建水土保持工程48处。其中,2011年开工18处,2012年开工12处,2013年开工10处,2014年开工5处,2015年开工3处。“十二五”期间,将在汉江流域兴建新集电站、南河流域兴建青山电站、沮漳河流域兴建杨家峡电站。</p>
<p>汉江新集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樊城区牛首镇新集村,是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的汉江襄樊段四级阶梯开发中的第二级。</p>
<p>该工程上游距王甫洲水电站47.5公里,下游距襄樊市区28公里,总库容405亿立方米,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1万千瓦,总投资19亿元,计划工期为4年。</p>
<p>新集水利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具有改善航运条件、灌溉、旅游、防洪和生态环保等综合效益。</p>
<p>新集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4.94亿度,参照王甫洲电站上网电价0.418元每度,预计年发电收入2.06亿元,按税率17%计算,每年可向市财政上交税收3500万元。</p>
<p>新集枢纽建成后,在回水区域内可形成深水航道47.5公里,可极大改善汉江通航条件,同时可自流灌溉两岸9.15万亩农田,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7 10: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