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肖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本报编辑部,推荐他新近创作的诗词,他就是本报的铁杆读者——陈义发老人。</p>
<p>陈义发家住襄城区襄轴家属院,退休后,他有一个特别爱好,每每看到本报重大新闻报道,他都会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感想。</p>
<p>今年73岁的陈义发,退休前是一位人民教师,教过语文、历史,一干就是43年。</p>
<p>陈义发说,退休后,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读报中,8年前,他开始订阅《楚天都市报》,几乎每篇新闻报道都要仔细阅读一遍。去年3月,《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创刊后,陈义发更是期期必看。</p>
<p>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为汉江三桥取名”,陈义发为三桥取名“神州大桥”,并赋了一首藏头诗:神舟飞宇寰,舟载凯歌旋,大长祖国志,桥誉全球传。</p>
<p>南漳公交车司机李豪勇斗歹徒,英勇献身,陈义发看到报道后,大赞李豪英雄事迹,并创作了一首56字的诗歌。</p>
<p>今年记者节前夕,他又赋诗《赞记者》,直言记者敢于仗义执言、为民排忧解难,表达自己对记者的敬佩之情。</p>
<p>陈义发说,几年来,他与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有新作出炉,他都要亲自跑到编辑部,与记者面对面交流。“自己不会上网打字,邮寄又太慢,干脆直接去报社。”</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