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伍迪</p>
<p> 对于有退休金,有儿女奉养的老人来说,安享晚年不是问题;对于国家供养的“三无老人”来说,晚年也有保障;但对于不满足“三无老人”条件,却十分贫困的老人来说,养老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p>
<p>贫困老人养老之忧</p>
<p>樊城襄江社区82岁的老人樊占信是某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妻子郭爱英94岁,神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因经济困难,老两口住在社区安排的某公司12平方米的门卫房里。两人无儿无女,仅靠樊占信一个月1200元的退休金生活。</p>
<p>上个月,樊占信中风住院,全身瘫痪。二老没有经济条件请护工,社区给予了援助,请邻居照顾郭爱英,并出钱请了一名护工照顾樊占信。没多久护工辞职,社区为此犯了难。</p>
<p>襄江社区党委副书记安红波说,樊占信一个月的护理费高达2000多元,社区无力承担,只好将老人送到市社会福利院。</p>
<p>福利机构左右为难</p>
<p>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武娟说,在福利院居住的老人,必须是“三无老人”,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但樊占信夫妇有生活来源,并不符合条件。全身瘫痪的老人在该院自费寄养,每月至少要交1000元,樊占信的退休金无法支付夫妻俩的寄养费。</p>
<p>最终,市社会福利院破例接收樊占信夫妇入院,但武娟说,这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大都没有收入来源,即使有少数收入,随着物价上涨,也难以维系生活,福利院可以接收一例,但没法解决所有贫困老人的养老问题。</p>
<p>贫困老人养老探索</p>
<p>今年,市民政局计划推广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红光社区率先参与并制定出实施计划。</p>
<p>红光社区党委副书记侯艳萍介绍,该社区为生活不能自理、缺乏亲友照顾的贫困老人提供低偿服务。</p>
<p>侯艳萍说,服务人员主要由社区医疗机构、家政服务公司及经培训的社区下岗职工、低保户组成,费用方面则采取政府补贴和自费购买相结合。</p>
<p>相关链接:</p>
<p>我国将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p>
<p>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表示,我国将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建立高龄补贴制度,逐步将8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高龄补贴保障范围,按月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计发高龄补贴。(据《京华时报》)</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