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相关:</p>
<p>安陆公安局花费8万元雇调查公司监督警察</p>
<p>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磊 一名“群众”走进安陆市公安局府城派出所办证厅,咨询迁移户口的相关事宜,民警跷着二郎腿,边吃早餐边进行解答。</p>
<p>不久,这名民警跷二郎腿吃早餐的照片就被挂到了孝感公安网上,她被处以罚金,并在全局通报批评。</p>
<p>这样的细节怎么一下子到了公安网上?7日,记者在安陆市公安局了解到,该局花费8万元,聘请了有正规资质的调查公司,拍录民警违法违纪行为。这种“第三方”监督针对该局所有民警,即便是公安局长,也可能被拍录。</p>
<p>花钱买来的监督</p>
<p>安陆市公安局早在今年5月就启动了“第三方”监督,只是最近才为外界所知。</p>
<p>据悉,“第三方”监督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通过现场明察暗访、秘密录音录像、匿名电话调查等方式,对上至公安局长、政委,下到普通民警的全体人员进行调查,并出具附详细证据的报告。</p>
<p>同时,双方在合同上明确,严禁侵犯民警隐私权,严禁采取设圈套、“钓鱼”等方法,引诱民警违法违纪。</p>
<p>该局详细列举了51种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直接与绩效奖挂钩,罚金从20元到2000元不等,严重的同时追究党纪政纪责任。</p>
<p>“这是独立于公安内部监督的社会监督,就是花钱买监督,花钱买自律。”该局纪委书记、督察长孔斌说。</p>
<p>据了解,花钱买监督的不只是安陆公安一家,该市农业局、教育局、府城办事处也在推行。</p>
<p>一种无奈的选择</p>
<p>推行“第三方”监督,在安陆市公安局遭遇了很大的阻力。孔斌告诉记者,很多民警抱怨,怎么要花钱请外人来“整”自己?</p>
<p>花钱买监督,是出于一种无奈。该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来自内部的监督太“疲软”,对民警缺乏威慑力,导致一些警风警纪问题难以纠正,小问题往往发展成大错误。舆论对公安又十分关注,一遇问题就可能热炒,严重影响公安形象。</p>
<p>经过6个多月的探索,该局通过“第三方”提交的调查报告查处了23名民警,违法违纪内容涉及窗口民警吃东西、不按规定着装、警车乱停放、穿警服进按摩店等。</p>
<p>孔斌表示,引入“第三方”监督,最看重的是其威慑性,这种监督是秘密进行的,而且是想方设法纠错,大家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p>
<p>民警周林(化名)曾因工作时间不穿警服被拍,“以前开警车会会朋友是平常事,现在是想都不敢想了,感觉时时刻刻有双眼睛盯着自己。”</p>
<p>监督效果恐难持久</p>
<p>“安陆市公安局花钱买监督,自我揭丑,出发点非常好,精神很可嘉。公安机关掌握较大的公权力,所做工作又关涉群众切身利益,我想,无论以何种形式加强监督,对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好事。”省社科院政法所所长凌新说,“但是,很多人会问,我们有那么多监督机构了,为什么还要额外去‘买监督’?”</p>
<p>凌新认为,这集中暴露了当前监督机制的弊端,监督部门很多,纪检、督察等,却不足以全方位纠正民警违法违纪行为。公安部门也引入了社会监督,比如特邀群众监督员,但基本是每年“领一次礼品吃两顿饭”,无实质效果。</p>
<p>花钱买监督,短期来看有一定效果,但能否持久,就值得怀疑了。凌新指出,其一,这笔经费属额外开支,增加了财政负担,合理性存疑;其二,调查公司如何保证持久公正,会不会被“公关”。所以,关键还是要现有的监督部门真正有所作为,弥补监督缺位。</p>
<p>或可尝试完善“买监督”</p>
<p>“监督不能只喊口号,在监督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种新形式,不要一棒子打死,试一试也无妨。”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罗教讲认为,监督也属于一种政府职能,可部分“外包”出去,给中立的、专业的机构去做,使其成为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p>
<p>罗教讲指出,花钱买监督尚处于探索阶段,可以尝试去完善,比如设法避开自己买自己的监督,最好是上收一级,因为实践证明自己查自己最终难保效果;规范和培育专业中介机构,保证其公正性,力防新的权力寻租。</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