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熊星星 通讯员王思敏)昨日,随着杨春湖调压站的阀门开启,正式实现为三金潭调压站送气。至此,武汉环形天然气高压管网全部连通,结束江南江北“互不通气”的历史。</p>
<p>昨日通气的青山杨春湖至汉口三金潭段,是整个“天然气高压干管成环”主体工程的最后一段。至此,经过7年建设,两江三镇全长140公里的天然气高压管网全部成环。业内人士称,这将实现武汉天然气供应、调配能力质的提升。</p>
<p>据介绍,武汉城市天然气供应工程于2003年1月28日开工建设,总投资16亿元。首期工程在2004年12月完成,从中石油长输管线忠武线把天然气引进武汉,江城开始进入天然气时代,当时城区高压管网只有65公里。2005年11月,武汉50万市民告别“煤气时代”,置换上天然气,用上清洁能源。</p>
<p>武汉市天然气公司副总经理姚建平昨介绍,之前武汉的天然气高压输气管网是武昌和汉口两个分离的半环形状,江南、江北各只有一个供气来源。管网成环后,江南、江北管网连通,将实现供气互济,对缓解武汉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势起到重要作用。</p>
<p>环形高压管网的连通,将大大提高天然气管网在遭遇外力破坏时的应急处理能力。此前,一旦某段高压管网遭遇外力破坏,应急维修时必定会切断受损段两端调压站的供应,往往会殃及管道非受损区域。管网连通后,以前的单线供气变成了现在的双向循环供气,受损管线即使封闭维修,其余管网也可以绕道供气,大大缩小受影响面积。</p>
<p>此外,由于目前武汉还没有地下储气设备,地下天然气高压管网除起输送燃气作用外,还有一定的储气功能,而青山杨春湖至汉口三金潭的这段高压管网,可以增加70万立方米的高压天然气储备,加上在古田地区的两个气柜,武汉天然气的调峰能力可达到81万立方米,调配能力较以前可增长40%。</p>
|
|